必修二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课件(含2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二 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课件(含2课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3 22:13:2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一生物 必修二
孟德尔——遗传学之父
小资料
融合遗传:
人们曾经普遍认为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

小资料
融合遗传:
人们曾经普遍认为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一、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从而完成受粉,也叫自交。
闭花受粉:豌豆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一、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
杂交实验操作过程:
去雄
(花蕾期)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母本
父本
一、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
杂交实验操作过程:
去雄
(花蕾期)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3.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即: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判断:
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
×
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一、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二、实验过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 矮茎
(亲本)
(杂交)


♀:雌性、母本
♂:雄性、父本
(♀)
(♂)
F1: 高茎
(子一代)
?
(自交)
F2: 高茎 矮茎
显性性状:
F1 中显现出的性状
787
277
3 : 1
隐性性状:
F1 中未显现的性状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比例
种子性状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 : 1
茎的高度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 : 1
子叶的颜色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 : 1
种皮的颜色 灰色 705 白色 224 3.15 : 1
豆荚的形状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 : 1
豆荚的颜色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 : 1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 : 1
二、实验过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实验过程: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提出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④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基因)
*孟德尔未提出“基因”
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D,Y,R...)
*颗粒遗传
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d,y,r...)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d,Yy...)
二、实验过程: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解释现象:
高茎
DD
P:
矮茎
dd
高茎:矮茎=3:1
×
D
d
配子
Dd
高茎
F1
×
Dd
高茎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茎
1 : 2 : 1
表现型: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矮茎......
纯合子
杂合子


矮茎
高茎
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二、实验过程:
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Dd
F1
高茎
配子
D
d
×
矮茎
dd
d

Dd
dd
高茎
矮茎
测交后代
1 : 1
(预测)
87 : 79
(真实结果)
测交: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确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
二、实验过程: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三、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高茎:矮茎=3:1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三、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三、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预测)
87 : 79
(真实结果)
三、实验方法:
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1.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2.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分离定律)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的,褐色为显性性状。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1.已知牛的黑色对黄色为显性,要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确定一头黑色公牛的基因型,最好让它( )A.与一头纯合黑色母牛交配
B.与多头杂合母牛交配C.与一头黄色母牛交配
D.与多头黄色母牛交配
练习:
D
B
下节课再见 谢谢!(共18张PPT)
高中生物 高一年级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头大,稍胖,戴着大礼帽,短裤外套着长靴,走起路来晃晃荡荡,却有着透过金边眼镜凝视世界的眼神。”
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
回顾:
1.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___存在,不相_____;在形成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中,随______遗传给后代。
2.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_____;
推理想象→提出_____:
________→预测结果;
实验检验→_____假说。

融合
配子
配子
分离
配子
问题
假说
演绎推理
验证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数目:315 108 101 32
性状的自由组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9 : 3 : 3 :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F2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数目: 315 108 101 32
比例: 9 : 3 : 3 : 1
YYRR
yyrr
YyRr
内容: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Yy
rr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演绎推理:
若假说正确,则测交(YyRr×yyrr)的结果应为:
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 1 : 1
1 ∶ 1 ∶ 1 ∶ 1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26
25
22
24
F1作父本
26
26
27
31
F1作母本
数目
绿色皱粒
绿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黄色 圆粒
表现型
测交验证:
三、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注: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的相关问题
根据P11图1-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共有__种基因型,表型为黄色圆粒比例为_____。
乘法定律: 3×3; (3/4)×(3/4)
(2)后代不同于亲本的表型占___,和亲本相同的表型占___。
9:3:3:1
不同于亲本:黄皱+绿圆=(3/4)×(1/4)+(1/4)×(3/4) ,加法定律
(3)黄色皱粒中纯合体占____,黄色圆粒中杂合体占_____。
黄色皱粒=(3/4)×(1/4),YYrr=(1/4)×(1/4),
故答案为:(1/16)÷(3/16)=1/3
9
9/16
3/8
5/8
1/3
8/9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P12:思考与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豌豆;
(优点如下:严格的自花传粉,天然的纯合子;同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花大易操作)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字母作为符号表示遗传因子,简化条理的表示推理过程;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
坚韧意志和探索精神。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基因:“遗传因子”
表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
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论文。
1909年,丹麦科学家提出了基因、表型、基因型。
1.实例——矮杆抗病小麦的选育:
由纯种抗倒伏易染病小麦(DDTT)和纯种易倒伏抗病小麦(ddtt) 通过杂交获得矮杆抗病纯种(DDtt)小麦。
(一)育种中的应用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2.方法: 杂交育种
3.过程:
①杂交(一次或多次):将两亲本优良性状组合
②自交(直至性状不分离):获得纯种
4.优点: 集合两亲本的优良性状
5.缺点: 育种周期长
(一)育种中的应用
推测遗传病后代发病率,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例2: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隐形遗传病,已知控制两种病的基因遵循只有组合定律。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5/8
例1:人类白化病由隐形基因(a)控制,某患者双亲正常,其双亲基因型均为___,双亲后代患病率为____。
Aa
1/4
小结: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艰难的探索和漫长的等待。
面对当前疫情,我们同样需要探索和等待的勇气。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逐渐强大,我们面前成功的道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