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3 06:26:41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試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
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
从玄宗继位到代宗登基,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但在安史之乱前后,诗坛的面貌是
并不一样的。在这次战乱以前,诗人们在其创作中都发散着强烈的浪漫气息。这或者表现为
希仚隐逸,爱好自然,诗中的代表人物形象是隐士;或者表现为追求功名,向往边塞,诗中的代
表人物形象是侠少。这实质上乜就反映了他们由于生活道路千差万别的曲折而形成的得意与
失意、出世与入世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生活道路与不同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或
者成为高蹈的退守者,或者成为热情的进取者,或者因时变化,两者兼之。前人所谓“盛唐
气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指的就是这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
盂浩然、王维等人的许多作品都极为成功地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谧的心境.
这些人是以写田园山水诗而得名的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
而措语的精深华妙则有过之。
但王维却在描摹自然、歌颂隐逸之外,还曾将其诗笔扩展到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在另外
许多同样成功的篇章中,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进取精神和悲壮情怀。王维在高蹈者孟浩然等
和进取者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之间,恰好是一座桥粱。所以有些评论家就一方面将其
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合称王盂;而另一方面,又将其与高适等相提并论,合称王、李、高、
岑。当然这种提法也包含有对诗歌的样式考虑在内。王维是兼有五七言古今体之长的,而王
盂并提,偏指五律;王、李、高、岑并提,则偏指七古。
集中反映了盛唐时积极进取精神的,是出自王、李、高、岑等人之手的边塞诗。在这类
诗篇中,诗人们塑造了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他们希望保卫祖国,建立功勋,却并不无原则
地歌颂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同时控诉了战争对广大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富悲凉慷慨、缠绵宛转
之情。
借诗中隐士和侠少的形象来说明安史乱前的浪漫倾向,并不等于认为当时诗歌中所反映
的仅止于这两类人的生活,也决非那些诗人描写的题材如此独窄。否则,许多繁丽的社会风
光和莽苍的边塞景色会出自佛教徒王维和道教徒李颀笔下,而著名的七绝组诗《从军行》和
《长信秋词》乃是王昌龄一人的手笔,就不免费解了。
但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却不能不推李白。自从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后人又尊为诗
仙,这就构成了一种镨觉,好像李白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
这是可悲的误会。事实上,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
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陷与进取之间徘徊,以包含得有希冀的痛苦或欢欣来摇荡心灵,
酝酿歌吟。李白却既毫不掩盖他那为富利禄所吸引的颜为庸俗的一面,同时又囚为自己绝
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责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敵屣。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颀忌地投之以轻蔑,以平衡内心的矛盾。这种已被现实牢笼,却
不愿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乃是后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
的精神力量。这,也许就是李白的独特性,和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
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也是相反而又相成的。
安史之乱是我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屐的一个转折点。活动于开元
天宝时代的重要诗人,大都死于乱后。在乱前,他们当中的多数人为社会表面的安定繁荣所
迷惑,一意追东自适其适的浪生活,乱后却丧失了过那种生活所凭依的许多条件,就转为
意志消沉,再也唱不出热烈高吊或优游自在的歌了。而另外少数人,则乱前原就比较清醒。
在朝野沉酣中,对潜在的严重危机己有预感,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使他们受到锻炼、教
育,使他们在经历危机的同时也产生了希望,使他们终于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坚决地站出
来,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高唱。杜甫,就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以积极的入
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之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
。而其所具有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高妙艺术手段,又足以充分地将
这种高責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我国诗坛上,杜诗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美
感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尊之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安史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显示了盛
唐之所以为盛。
(节选自《<唐诗鉴赏辞典>序言》程千帆,有删改)
二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抽测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1.(3分)D(体现“盛唐气象”的诗歌有两类: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2.(3分)C(“气象的浑穆或有不及”。)
3.(6分)①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反映了盛唐气象。②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取得最高成就。③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达到顶峰。(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4.(3分)C(不是“根本原因”)
5.(3分)A(手法及作用错,写公路上的年轻人是为了说明“这两年农村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改变。)
6.(6分)从为了减轻年迈父母的负担,挽着一篮子蒸馍赶集到县城卖,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孝心的青年农民(庄稼人、乡巴佬)。从在县城读过高中,曾经是潇潇洒洒的教师,可以看出他有知识文化。从两次后悔赶集卖蒸馍,可以看出他不满意农民生活。从到拐沟里练吆喝,硬着头皮也要到集上卖蒸馍,可以看出他努力适应农民生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6分)小说通过对比写出高加林身份的变化,又使用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这种变化给他带来的极度痛苦(或:使用比喻形象描写这种变化给他带来的极度痛苦,读者通过对文字的品味来感受这种痛苦。)。(3分,修辞各1分,“读者感受”他的痛苦,1分。)
电影脚本中,描写高加林的脸痛苦地抽搐,给观众以直观的心理冲击(或:“直观展示高加林内心痛苦”),描写高加林看见一个老太婆也像他一样挽着一篮子馍在他不远处走着,以此告诉观众高加林满脸痛苦的原因。(3分。直观展示、镜头告知,意思对,表达通顺,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8.(3分)A
9.(3分)C(疏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不“表达衷情”。)
10.(3分)A(文中只是说元稹与白居易“交情隆厚”)
11.(1)(4分)自任御史以来,上奏检举(或“举报上奏”)不避权势,只如(仅仅像)上奏李公佐等人一事,(涉及的官员)(或:这些人)多是朝廷大员的亲党。(意思对,语句通顺,每一分句1分。)
(2)(4分)现在(将他)贬为江陵判司,便是(将他)送给方镇,从此方便方镇报复仇怨(或:此后方镇乘便报仇),朝廷凭借什么能够知道呢?(意思对,语句通顺, 每一分句1分。)
12.(3分)①无人肯为陛下当官守法,嫉恶惩罪。②宫中官出使外地,更加肆意施暴。③朝廷命官受辱,不敢言说。④方镇有越轨行为,无人敢言。(每点1分,写出任意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次上疏极力奏谏道:
臣目前因元稹降职一事,已多次奏禀皇上。臣内察事情本末,外听众人议论,认为不可将元稹降职。元稹为官正直,人所共知。自任御史以来,上奏举报不避权势,仅以举报李公佐等人一事而言,这些人多是朝廷大员的亲党。人谁无私心,便因此事而怀恨,有人企图公报私仇,于是将诽谤元稹的话语,奏禀皇上。臣担心元稹降职以后,所有官员,每欲履行职责时,必以元稹为前车之鉴,再无人肯为陛下当官守法,再无人肯为陛下嫉恶惩罪。朝内外的权贵亲党,纵然有人犯了大错大罪,必然只会彼此宽容互相遮掩,陛下从此无法得知。
日前元稹追查房式一事,他虽一心为公,但做得稍微过分。此事既已重罚,足为违犯制度者之惩戒,何况元稹已认罚,可是跟着又加贬谪。虽然以先前这事作为责罚的理由,然而朝外议论纷纷,都认为元稹是与宫中使臣刘士元住宿争厅,因此获罪。至于争厅一事,臣先前已具状禀奏。何况又听说刘士元踢破驿舍之门,抢夺武将鞍马,而且拉弓按箭,恐吓侮辱朝廷命官,自前代以来,没有这样的事。现在宫中官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远近之人闻知此事,确实有损陛下名声。臣担心从今以后,宫中官出使外地,肆意施暴会更加厉害,朝廷命官受了屈辱,必不敢言说,纵然有人遭凌辱殴打,也以元稹为戒,只好忍气吞声。陛下从此无法得知真情。
臣又查访得知元稹自去年以来,上奏举报严砺在东川时违法,吞没平民资产八十余家;又奏报王绍违法派发驿券,命监军押送棺柩及家属留驻驿站;又奏报裴玢违反诏令征收百姓谷草;又奏报韩皋命军将用封杖打杀县令。像这一类的事,前后很多,属于朝廷依法办理,有关官员都受到了惩罚。想来天下方镇守臣,都恼怒元稹严于职守。现将他贬为江陵判司,便是将他送与方镇,此后他们乘便报仇,朝廷凭借什么能够知道呢?臣俯首听闻德宗时有个崔善贞,奏报李锜必反,德宗不信,反将崔善贞送交李锜,李锜掘坑燃火,烧杀崔善贞。未过几年,李锜果然反叛,至今天下人尚为此事而痛心。臣担心元稹贬官后,方镇有越轨行为,无人敢言,陛下无法得知那些不法之事。
假如朝廷只是误降了一位御史的官职,不过是一桩小事,臣怎敢烦扰亵渎圣上的耳目,以至于再三唠叨呢。臣的确认为此事损害太深,关系重大,因此思虑,不敢不竭力禀奏。
奏疏上交后却未报与皇上知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13.(3分)C(“悲笳”是静营之号)
14.(6分)①暮野行军图,(1分)体现军势(行军)的凛然庄严;(1分)②沙地宿营图,(1分)体现军容的壮阔整肃;(1分)③月夜静营图,(1分)体现军纪的森严。(1分)
【赏析】杜甫的《后出塞》共计五首,此为组诗的第二首。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部伍生活情景。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首句交待入伍的时间、地点,次句点明出征的去向。东门营,当指设在洛阳城东门附近的军营。河阳桥,横跨黄河的浮桥,在河南孟县,是当时由洛阳去河北的交通要道。早晨到军营报到,傍晚就随队向边关开拔了。一“朝”一“暮”,显示出军旅生活中特有的紧张多变的气氛。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显然已经写到了边地傍晚行军的情景。“落日”是接第二句的“暮”字而来,显出时间上的紧凑;然而这两句明明写的是边地之景,《诗经·小雅·车攻》就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从河阳桥到此,当然不可能瞬息即到,但诗人故意作这样的承接,越发显出部队行进的迅疾。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夕阳与战旗相辉映,风声与马嘶相交织,这不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暮野行军图吗?表现出一种凛然庄严的行军场面。其中“马鸣风萧萧”一句的“风”字尤妙,一字之加,“觉全局都动,飒然有关塞之气”。
天色已暮,落日西沉,自然该是宿营的时候了,“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两句便描写了沙地宿营的图景:在平坦的沙地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成千上万个帐幕,那些行伍中的首领,正在各自招集自己属下的士卒。这里,不仅展示出千军万马的壮阔气势,而且显见这支部队的整备有素。
入夜后,沙地上的军营又呈现出另一派景象和气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描画了一幅形象的月夜宿营图:一轮明月高悬中天,因军令森严,万幕无声,荒漠的边地显得那么沉寂。忽而,数声悲咽的笳声(静营之号)划破夜空,使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
至此,这位新兵不禁慨然兴问:“借问大将谁?”──统帅这支军队的大将是谁呢?但因为时当静营之后,他也慑于军令的森严,不敢向旁人发问,只是自己心里揣测道:“恐是霍嫖姚”──大概是象西汉嫖姚校尉霍去病那样治军有方、韬略过人的将领吧!以霍去病比领兵将领,一个“恐”字,语意双涵,既有赞美其治军严整,令行禁止之意,也暗寓其如霍去病勤远开边之意。
从艺术手法上看,作者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在起二句作了必要的交待之后,依次画出了日暮、傍黑、月夜三幅军旅生活的图景。三幅画都用速写的画法,粗笔勾勒出威严雄壮的军容气势。而且,三幅画面都以边地旷野为背景,通过选取各具典型特征的景物,分别描摹了出征大军的三个场面:暮野行军图体现军势的凛然和庄严;沙地宿营图体现军容的壮阔和整肃;月夜静营图体现军纪的森严和气氛的悲壮。
最后用新兵不可自抑的叹问和想象收尾。全诗层次井然,步步相生;写景叙意,有声有色。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境、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可得”(《杜诗镜铨》卷三引)。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6分)
15.(2分)庶物:万物,众物。之:仁义(每空1分。)
16.(4分)“行仁义”是把仁义当做手段来使用,是有意识的,带有功利性;“由仁义行”自然遵循仁义而行,是无意识的,不带功利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18.(3分)B
19.(3分)C
20.(3分)A(A项,“御苑”,宫禁里的庭苑,这里借指长安。B项,“千里雁”“九秋蓬”,比喻离散相隔千里的兄弟。C项,“玉簪螺髻”比喻远处的小山。D项,“玉钿”,用珠玉制成的花朵状的女子首饰,这里喻指梅花。)
四、写作(本题共2小题,70分)
21.(10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善良贤惠、尊老爱幼、吃苦耐劳、有主见、明事理、隐忍宽厚、勤俭持家、甘于奉献等,能够就其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展开点评,语言组织有条理,言语中肯,语句通顺,可以得满分。出现点评错误或举例不当(如“张冠李戴”等),各扣1分;错别字或病句,每个扣1分。(150字左右。)
参考示例:
秀莲的人性美体现为善良贤惠、吃苦耐劳。从小在农村劳动中长大,她骨子里养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美德。秀莲来到孙家的第二天就帮助孙玉厚的老婆做上家务活了,还满嘴奶奶、妈妈、爸爸叫个不停,把孙玉厚一家人都高兴乱了!少安家里没有钱箍新窑,秀莲就跟着少安住进牲口棚。她不只是爱丈夫,也爱丈夫的家人,愿意与丈夫一起吃苦、一起奋斗。
秀莲的人性美体现在有主见、明事理。她选中的男人一定要勤恳、朴实、健壮,“只要有合心的,山南海北她都愿意去”,不向男方家索取分毫彩礼。她不仅是少安心灵的港湾,也是他事业上的“总参谋长”。少安创业失败时,秀莲除了自己内心要像少安一样承受破产的痛苦外,同时还千方百计地安慰他,甚至当少安苦闷至极,无端地向她发火时,她也心甘情愿地当他的出气筒。孙少安人生的起航是这个女人扬起的风帆。
秀莲的人性美体现在敢于自我奉献和牺牲。秀莲在一看到少安后就在为少安着想了,从结婚到丈夫创业,再到分家。她一直在为丈夫着想,她的眼中、心中,全部都是丈夫。在米家镇扯布做衣服时,她挑好的给少安,而她自己只是随便扯一身衣服。虽然知道自己有病,但是她不想拖累丈夫,一直坚强的忍着疾病的折磨。
22.(60分)审题提示:
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乐观自信)
②【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
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珍惜时间,积极进取)
④【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胸怀坦荡,坚持个性)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不懈求索,成就事业)
五句诗词,包含了乐观自信、家国情怀、珍惜时间、坚持个性、不懈求索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以②③⑤为基础,探究为民族复兴争分夺秒,不懈奋斗。
以①③为基础,探究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以③⑤为基础,探究珍惜时间,不懈求索。
以①④为基础,探究乐观自信,胸怀坦荡。
其他组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也可以对诗词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上面诗词让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的精彩故事,论说诗词名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材料中“合理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