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优化总结课件+学案(3份打包)沪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本章优化总结课件+学案(3份打包)沪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3 07:43:57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第2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研究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追及、相遇间题;(2机车安全距离
变速直
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比例关系;(2)重要推论;(3)基本规律
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
(1)思想方法;(2)规律探究
知识体系网络构建
宏观把握·理清脉络
专题归纳,整合提升
归纳整合·深度升华本章优化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用书P28]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高中阶段遇到的一种比较多的运动形式,在历年的高考题中经常出现,掌握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常用方法总结如下:
常用方法 规律、特点
一般公式法 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均是矢量式,使用时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为负
平均速度法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v0+v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度法 “任一段时间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逆向思维法(反演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来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图像法 应用v-t图像,可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用图像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巧用推论Δs=aT2解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sn+1-sn=aT2,对于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s=aT2求解
巧选参考系解题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也可巧妙地选用其他物体作参考系,甚至在分析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为了求解简捷,还需灵活地转换参考系
 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 s内下落了25 m,问此物体是从离地面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g取10 m/s2)
[解析] 本题可用公式法也可用图像法,可用基本公式、推导公式、与平均速度有关的公式以及特征公式来求解,充分体现一题多解.
法一:设下落的总时间为(t+1) s,运动情况如图所示,BC为最后1 s内的位移,由s=vBt1+gt,
得25=vB·1+g·12,解得vB=20 m/s.
又由vB=gt,得t=2 s.
于是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AC=g(t+1)2=45 m.
法二:由法一的假设及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
hAB=gt2,hAC=g(t+1)2
BC的距离为25=hAC-hAB,
即g(t+1)2-gt2=25,
解得t=2 s,所以hAC=g(t+1)2=45 m.
法三:因为vB=gt,vC=g(t+1),hBC=25 m.
由公式v-v=2ghBC,得g2(t+1)2-g2t2=2g·25,
解得t=2 s,所以hAC=g(t+1)2=45 m.
法四:根据h= gt2,得t=,
由题意得tAC-tAB=1.
即 - =1,解得hAC=45 m.
法五:运用平均速度=进行求解.
BC==25 m/s.
因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时的瞬时速度,所以BC=v(t+0.5),即BC=g(t+0.5)=25 m/s.
解得t=2 s,则hAC=g(t+1)2=45 m.
法六:平均速度BC=
==gt+,
hBC=BC·Δt=(gt+)·1,
而hBC=25 m
所以gt+=25,
解得t=2 s,
则hAC=g(t+1)2=45 m.
法七: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有sⅠ∶sⅡ∶sⅢ∶…∶sn=1∶3∶5∶…∶(2n-1).
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
h1=gt=5 m.
=,2n-1=5,n=3,
即第3 s内下落25 m,
hAC=gt=×10×32 m=45 m.
法八: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梯形abcd的面积的数值等于最后1 s内的位移的值hBC=25 m,
S梯=(ab+cd)Δt,
ab=gt,cd=g(t+1)
所以25=[gt+g(t+1)]×1
解得t=2 s,
hAC=g(t+1)2=45 m.
[答案] 45 m
 追及和相遇问题[学生用书P30]
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速度小者(如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恰能追上的临界条件为: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其间距为零;
③若追上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当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有一个最大值.
(2)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运动的速度大者(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当两者相对同一位置的位移相等时,后者追上前者.
2.相遇问题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1)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即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恰好追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前一后等,而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是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运动等,其中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画草图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我们理解题意大有帮助.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被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3)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巧”“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火车A以v1=20 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100 m处有另一列火车B正以v2=10 m/s速度匀速行驶,A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法一:物理分析法
两车恰不相撞的条件是两车速度相同时相遇.
由A、B速度关系v1-at=v2 ①
由A、B位移关系v1t-at2≤v2t+s0 ②
由①②得a≥= m/s2=0.5 m/s2
故a应满足a≥0.5 m/s2.
法二:二次函数极值法
若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
v1t-at2-v2t≤s0
即at2-10t+100≥0
若有解,则≥0
解得a≥0.5 m/s2
所以a应满足a≥0.5 m/s2.
法三:图像法
火车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建立v-t图像,面积表示位移.
由题意得×(20-10)t0≤100
解得t0≤20 s
所以a=≥ m/s2=0.5 m/s2
故a应满足a≥0.5 m/s2.
法四:相对运动法
以火车B为参考系,火车A的初速度v0=10 m/s,以加速度大小为a减速,行驶s0=100 m后“停下”,末速度vt=0,恰好相遇不相撞时v-v=-2as0
解得a=eq \f(v-v,-2s0)= m/s2=0.5 m/s2
故a应满足a≥0.5 m/s2.
[答案] a≥0.5 m/s2

PAGE
- 5 -(共31张PPT)
章末过关检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