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科学 授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课题 运动的方式 课 型 探究 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学生用运动轨迹为标准将提供的几种运动方式分为两类,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介绍直线运动中的特例和曲线运动中的特例。要在认识了简单运动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复杂的运动方式。
学情基础分析 本课紧接前两课,在学生已能判断运动以及分析运动快慢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后,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集中研究,使学生知道按照运动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并将这些运动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课程目标 能按运动的轨迹给运动分类。会分析符合运动包含的运动方式。
学习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学习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具准备 木块、纸风车、皮球、易拉罐、单摆等实物、相关图片……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学 习 形 式 教 师 指 导 时间
一、认识几种常见运动方式的特点1、演示:木块的运动。2、吹“纸风车”。比较两种运动方式的异同。拍皮球。单摆运动。二、分析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复合运动。1、演示滚动易拉罐:在运动过程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存在?2、演示竹蜻蜓:包含了哪些运动?3、图片:直升机、鹰、飞盘……各有几种运动方式存在?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1、想一想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形式?2、补充:雨滴、扶梯……是什么运动?四、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五、拓展1、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仔细观察。学生用图示法画出转动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起名字、画出图例。5、学生画出图示、起名。1、学生观察、讨论、回答。2、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学生观察后分析、回答。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2、学生分析后回答。1、学生分组总结、交流。1、学生思考后完成。 演示、总结。小风车中心和一个叶片上的红点,在运动时有什么特点?小结。提出问题。5、你能给皮球的运动起个名吗?6、让单摆动起来。1、演示并提出问题。2、演示并提出问题。3、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1、提出要求。 15101032
课后检测(可附页) 1、在斜坡上滑落的木块是直线运动,小朋友立定跳远时从脚的运动轨迹看属于曲线运动。( )
板书设计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