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粤教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粤教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3 21: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第 13 课《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
元的最后一课。本节课是一节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课。在生活中,人们巧妙地利
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丰富了
我们的饮食生活。本课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了解它们
的制作方法,并上传至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了解更多发酵食品的知
识。
本课由四个环节组成。环节 1“确定主题”,要求学生选定要调查的发酵食 品主题;环节 2“搜集信息”,指导学生搜集当地常见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 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环节 3“上传资料”,要求学生整理自己调查到的资料, 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环节 4“交流分享”,要求学生阅读各地同学上传的资
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发酵技术,并与同学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泡菜、毛豆腐和酸奶等发酵食品。但各地区传统发酵
食品可能不一样,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本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发酵现象的基础上,
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发酵食品为素材,引导学生习得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 2. 了解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发酵食品及简单的制作流程。 3.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 4. 体验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初步了解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了解
科学技术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发酵食品、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到彬彬家做客。饭桌上有一坛泡菜、一盘毛豆腐和几盒酸奶。
问题:饭桌上摆放的都是经过发酵的食品。你还认识哪些发酵食品?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
任务:关注身边的发酵食品,了解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二)活动探究
1. 环节 1 确定主题
介绍: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发酵技术历
史悠久,发酵食品具有独特风味,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
问题:你知道哪些食物是经过发酵的?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发表看法。
小结:发酵食品并不少见,常见的发酵食品有馒头、面包、酸奶、啤酒、酱
油、豆腐乳等。
问题:你能对发酵食品进行简单的分类吗?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
整理:发酵食品按原材料分,可分为谷物发酵食品、蔬菜发酵食品、豆类发
酵食品和乳类发酵食品。
任务:选定一个种类作为研究主题,调查当地特有的发酵食品。
要求: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多交流
和讨论,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2. 环节 2 搜集信息
引导: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调查。
要求:搜集这些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
引导:除实地调查当地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
当地传统发酵食品的相关信息。
分析:以酸笋和酸豆角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任务。
讨论:为什么要密封?为什么要对容器进行消毒?为什么要将水煮沸后使
用……
小结:发酵食品是由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而来
的。不同发酵工艺的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有一些区别。
3. 环节 3 上传资料
任务:整理好搜集到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
要求:整理的信息包括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可
以用照片、流程图等形式进行呈现。
4. 环节 4 交流分享
介绍:古代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食品。经过不断的实
践和改良,人们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发酵食品。
阅读各地同学上传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发酵技术的特点。
任务:阅读各地同学上传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发酵技术的特点,整理自己
的发现。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
小结: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良,人们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制成
了具有不同风味的发酵食品,不但丰富了食品的种类,还解决了食物不能长久保
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