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 8 课《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
元的第二课。在本课中,学生将了解显微镜的组成,并学习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方
法。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认识显微镜”,帮助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是 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并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活动 2“怎样使用显
微镜”,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规范使用显微镜,并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永
久装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使用放大镜组合的时候,已经发现放大镜组合具有放大功能,可以帮
助我们观察到物体的细节。如果要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就需要使用更先进的工具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精密仪器,在使用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熟悉显微镜
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从而学会运用显微镜去发现绚烂多
彩的微观生命世界。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2.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组成,掌握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3. 能用文字、图画等不同形式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同倍数的物镜观察植物玻片标本,并能进行科学的描述。
教学难点:能规范使用显微镜,并尝试用文字、图画等不同形式进行记录。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各种细胞装片、显微镜、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实验室里,妍妍和琪琪正在使用显微镜,尝试看清更细微的结构。
问题:能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吗?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看法。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 1 认识显微镜
媒体:出示光学显微镜图片。
介绍: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动植物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研究。由于受到观察工具 的限制,起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1590 年, 荷兰人列文·虎克用两块透镜自制了第一台显微镜。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
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植物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科学家不断改进显微镜。人们通过显微镜逐渐发现了植物、动物等不同生物
的内部构造和形态结构,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任务:认识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活动:分小组观察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
汇报: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主要作用是放大微小物体。
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载物台、压片夹
等部分组成。
介绍:借助多媒体,结合实物和图片介绍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个
部分的作用。
讲述: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组成部分后,大家可能迫不及待地想使用显
微镜进行观察。但是,光学显微镜是精密的仪器,只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
能充分发挥显微镜的性能。
2. 活动 2 怎样使用显微镜
问题:怎样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发表看法。
演示:教师边演示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要求: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显微镜时,应按照取镜、安放、
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过程,规范使用。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上述的步骤进行操作,观察永久生物装片。
巡视:不断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情况。对不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小组给予及时的提示。
汇报: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和记录。
任务:使用显微镜观察苍蝇翅膀和跳蚤等玻片标本,并用文字、简图记录观
察到的信息。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活动,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汇报:分小组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借助显微镜,人们发现了一个绚烂多彩的微观生命世界。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显微镜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微观生命世界的
了解也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