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14 车动了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14 车动了吗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3 23: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 14 课《车动了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车动了吗》是《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与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 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车是否运动,并知道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些物体, 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些物体,它是静止的。在掌握了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判断车是否运动的方法后,再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并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车在动吗”从生活情境引入,在车上的人对车的运动状况有不同的判断,由此引出怎样判断车是否运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确定以什么物体作参照物。活动 2“物体的位置变化了吗”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的物体,判断哪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并指导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平时学生都有坐车的经验,“运动”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参照物的概念,或默认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唯一的,比如启动发动机,车开始往前行使,那么他们一般会认为车的运动状态就是运动的, 比较难理解车相对于车内的座椅是静止的。所以本课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坐车情境引入,坐在车里的琪琪和妍妍对车运动的不同判断,引出疑惑,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道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些物体,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些物体,它是静止的。
学会选择不同物体作参照,判断车是否运动。
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对物体运动产生探究兴趣。
(

1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
)
(
1
/
3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并对照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列车运动、缆车运动等物体运动的照片、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车从车站开出,波波、妍妍和琪琪坐在车上。波波坐在窗边,妍妍和琪琪面对面在聊天。
问题:看到车窗外的物体在移动,妍妍说:“大家坐稳,车开了”,但妍妍感觉车还没有开,为什么两个人的判断不一样呢?
任务:怎样判断车是否运动。
(二)活动探究
活动 1 车在动吗
媒体:出示车外景色和车内物体的两张照片。
问题:在平稳行驶的车上,相对于站台上固定的物体,你能感觉到车在运动吗?如果不看窗外,你能感觉到车在运动吗?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并把讨论结论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汇报: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指导和整理。
媒体:出示电梯运动的照片。
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比如平时乘坐电梯和缆车,你怎样知道缆车运动了?
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判断的结果和依据。
问题:琪琪感觉车是不动的,此时她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呢?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
)
(
2
/
3
)
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
小结: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些物体,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些物体,它是静止的。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确定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的。
活动 2 物体的位置变化了吗
媒体:出示行驶的自行车、流动的水、飞行的老鹰等的图片。问题:当物体在运动时,它们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
活动:请同学们判断图片中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并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交流: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观察的结果,说出判断的依据,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它们位置的变化。
小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先要确定以什么物体作参照,再根据参照物的位置来判断该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七、板书设计
14. 车动了吗
(

3

粤教科技版《科学》教学设计
)
(
3
/
3
)
判断物体的运动
确定以什么物体作参照
判断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设计者:陈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