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欣赏《欢乐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其中的合唱部分成为世界传唱的经典作品。这部交响曲在贝多芬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是他的作品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他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表现了全人类团结有爱的理想,表达出人民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第九交响曲》的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彩,它扩大了当时交响曲的规模和范围,将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独唱、重唱表演的宏伟颂歌。歌曲的旋律朴素简洁,几乎全是级进,节奏主要由四分音符组成,具有德国民族的风格。《欢乐颂》主题旋律在乐章中作了多次变奏,一直发展到宏伟的高潮。
本课欣赏的是第四乐章声乐部分(即“交响合唱”部分)的片段。
【教学目标】
1、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培养听赏音乐的兴趣。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学唱主题音乐以及主题出现的次数。
3、认识音乐家贝多芬,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欢乐颂》歌曲主题学唱,结构形式的分析。
2、演唱形式的分析了解。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听赏共鸣。
2、合唱及主题变奏的体验。
【教学流程】
一、了解贝多芬
1、导入
先来听一段音乐,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钢琴曲片段。
①提问:这首乐曲大家听过吗?熟悉吗?叫什么曲目?知道是谁作曲的吗?
②同学们了解贝多芬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说说你所了解的贝多芬?(他是一位音乐大师,他热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有交响曲、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等,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不屈不挠,与命运作斗争……)
③你还听过他的哪些曲子?(《月光奏鸣曲》《命运》《田园》《英雄》等等)这首曲子你听过吗?
2、教师用钢琴弹奏《欢乐颂》(感受体验音乐主题)
这首曲子大部分同学都听过,学乐器的同学可能吹过、弹过。这首曲子叫做《欢乐颂》,这首乐曲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的音乐主题旋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经典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的音乐片段歌唱部分《欢乐颂》。(揭示课题)
二、熟悉《欢乐颂》主题
1、一听到“交响曲”这个词,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觉得非常崇高,非常伟大?普通人很难去靠近。是呀,如果要把整部第九交响曲听完需要72分钟时间,要把第四乐章听完也需要23分钟时间,今天我们欣赏的《欢乐颂》3分钟多一点的时间,是交响曲第四章中的片段,经典中的经典——歌唱部分。老师现在想告诉你,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去聆听,去思考、去享受,普通人也能成为会欣赏音乐的人,成为爱乐者。
2、要欣赏音乐,我们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让我们试着唱一唱、吹一吹屏幕上这条旋律。
(1)视唱第一声部
(2)视唱第二声部
(3)分组合唱
(4)用竖笛演奏第一声部
(5)用竖笛演奏第二声部
(6)分组合奏
提问:第一声部这条旋律由哪些音组成?(do re mi fa sol 5个音)作曲家贝多芬以这五个音,用级进的方式谱写成了宏伟的《欢乐颂》音乐主题。
三、聆听《欢乐颂》
(一)初听感受
1、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之《欢乐颂》,边听边想: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静听,思考)
2、请你说说你听到音乐的真实感受?
教师作提示:我们可以从场面、歌声、心情去描述。歌声很嘹亮、热烈、庄重、庄严、神圣、雄伟的,音乐雄壮的、辉煌的、场面气势很大,有震撼力!有的同学只能用“感动”两个字,是的,音乐有时候的确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3、虽然歌唱家是用德文演唱的,但从你们的眼神中我读懂了。因为音乐是相通的,我们能够初步地去把它听懂,被感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段音乐带给我们辉煌、庄严、神圣、气势磅礴的感觉。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交响乐队与人声演唱的完美结合吧。
(二)分段细听
1、聆听“引子”部分
①提问:这段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激动的、热情的)
②演唱形式呢?是独唱、齐唱、还是合唱?很明显,这段音乐是独唱,只有一个人在演唱。
③演唱的声音是男声还是女声?(男声)
④他演唱的音域范围处在高音区、中音区、还是低音区中?(中音区)演唱声音丰满浑厚、刚劲有力,我们称他为男中音独唱。
⑤老师还有一个疑问,这段音乐主题旋律感明显吗?(不太明显既像歌唱,又像朗诵,似唱非唱,节奏比较自由,这种演唱形式用我们的音乐术语来讲叫“宣叙调”。
由于歌唱家演唱的主题旋律不明显,使我们感觉音乐像是在寻找什么,我们把这部分音乐称它为“引子”。
2、聆听第一部分
①我们继续欣赏,音乐中,欢乐的主题找到了吗?你从哪里找到的?(教师哼唱:3345│5432│1123│3.2 2 —│)主题非常明显。
②这一段歌曲的演唱形式又是什么呢?(一开始是男中音独唱,后来为了烘托气氛,听到了什么新的演唱形式—合唱,有多个声部,每个声部有很多人在演唱。)合唱带给你怎样的音响效果?(气势很大,音色丰富饱满,有立体感,有层次感,听上去很壮观、雄壮、热情奔放,感染力更强了)
③找到了欢乐主题,也就是确认了欢乐,主题呈现了,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欢乐颂》主题,解决难点 1 2 5 3│3 ,把握音准和节奏。
3、聆听第二部分
①找到了欢乐主题,贝多芬为了让欢乐深入人心,他会怎么做呢?让我们从音乐中去寻找答案。
②歌曲一开始出现了什么新的演唱形式?(除了独唱、齐唱、合唱外还有哪一种演唱形式)你听过这种演唱形式吗?有四位歌唱家各自演唱一个独立的声部,这种演唱形式我们称它为“四重唱”, 有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具体的称作为“男女声四重唱”。)最后一段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合唱)
③采用了这种演唱形式,你觉得音乐变得怎样了?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富有激情,变得丰满了,更精彩了,听觉上有一种新鲜感,仿佛把欢乐传递到了每一个人。主题也就更深入了。(点击主题深入),在合唱部分,你找到细微的变化吗?力度有什么变化?(点击重放30’’处)
仿佛把欢乐直达心间。我们把这部分音乐称作为“主题深入”。
4、聆听第三部分
音乐继续发展,为了将欢乐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制高点,一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贝多芬发挥了他高超的作曲技法,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感受。
①这部分的演唱形式有改变吗?(没有,仍旧是男女声四重唱和合唱)
变化的是什么?(主题旋律改变了)是的,贝多芬将《欢乐颂》进行了变奏:在旋律、节奏、音区、速度、力度、声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变,但是,我们是不是依然还能感觉到《欢乐颂》的主题旋律的灵魂还在?教师示范演奏体验变奏特点
②这部分音乐,力度加强了,节奏变得紧密了,声部增多了,音区增高了,各声部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将多声部不断展开推进,欢乐像潮水般涌来,汇合成了欢乐的海洋,交响乐队与人声将音乐托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崭新的高度,将音乐推向了最高潮。使我们激情澎湃,深深感染!(教师做一个双手托举的手势。)我们称它为“主题升华”。
四、乐队简介,聆听前奏和间奏
为什么《欢乐颂》会有如此振奋人心的感染力呢?除了歌唱家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演唱形式外,离不开什么的烘托?(交响乐队)是呀,交响乐队和人声又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指挥家)在指挥家精准的指挥下,交响乐队与人声相互烘托、交相辉映、完美融合,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细腻。其中,交响乐队有三处单独的演奏,让我们也来听一听。
(前奏、间奏1、间奏2)起到了承前启后、推波助澜的作用。
前奏也是以级进的方式把我们带到了激动人心的音乐场景中!间奏1和间奏2又有细微的变化,旋律一样,但力度不一样,间奏2仿佛在积蓄力量,使音乐渐渐达到高潮。
五、复听《欢乐颂》
老师要求,当各段落出现时,请同学们举手示意,用举手示意的方式告诉老师你听到了歌曲的每个部分。(学生聆听,教师点击各部分的图标)
从同学们专注的眼神中,看到了同学们被歌声深深地震撼了。
六、演唱《欢乐颂》
教师指挥,用齐唱的方式呈现,跟伴奏演唱《欢乐颂》,激情饱满地。
七、背景介绍,观看《复制贝多芬》电影片段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他第一次将合唱完美地融入了交响乐。但是,在他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他的双耳失聪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对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呀!贝多芬没有被命运打垮,而是以非凡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并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并亲自登台指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感人的演出场景吧。
旁白:贝多芬忘我地指挥,把音乐完全融入了他的生命。在演出现场,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大家有没有被演出场面所震撼?
八、演绎《欢乐颂》
1、丰富演唱形式,加入竖笛演奏、把演唱分成女声和男女声,用我们的方式来演绎《欢乐颂》,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受?跟录音伴奏演唱,教师指挥。
2、评价:竖笛演奏声部清晰和谐,演唱声音饱满,高亢有力,充满激情。
九、小结
贝多芬的一生是命运坎坷的一生。世界没有给这位音乐家带来多少欢乐,但他却以音乐的方式将无限的欢乐奉献给了人类,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记住他的伟大之作《第九交响曲》(合唱),把《欢乐颂》永驻我们心间。假如在若干年以后,你能静下心来完整地听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那么你将成为一名真正的爱乐者。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不朽的音乐作品,用音乐表达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