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练测卷(能力卷)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60,这个分数可能是(____)。
2.的整数部分是(_____),分数部分是(_____),分数单位是(_____),它有(_____)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_____)个这样的单位,结果是6。
3.=9÷( )=( )(填带分数)=( )(填小数)。
4.在横线上填上最简分数。
43分=________时? ????150ml=________L ???35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
5.6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近视人数占近视总人数的。表示把(____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份,未成年人近视人数占其中的(________)份。
7.在2、3、5、7、11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当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这样的真分数有 个.
8.花布的长度比白布多,是把 看作单位“1”,花布的长度是白布的 .
9.三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三个质数是________。
10.把的分母除以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应(____)。
二、判断题
11.一个不为0的数乘一个假分数,结果一定比原数大. (_________)
12.把一根米长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______)
13.因为36的质因数中有3,所以分母是36的分数一定不能化成有限小数.(____)
14.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______)
15.将一根绳子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长米,则两段一样长。 (_____)
三、选择题
16.甲、乙、丙、丁四个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后,甲容器倒出 ,乙容器倒出 ,丙容器倒出 ,丁容器倒出 .( )容器剩的水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丁
17.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6 B.12 C.1 D.4
18.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6,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6 D.无法确定
19.18小时=(?? )日.
A. B. C.
2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确定: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 ),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 ),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四、计算题
21.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1)和 (2)和 (3)和和
2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 = = =
五、解答题
23.五年(1)班学生进行队列表演,每行12人或16人都正好整行,已知这个班的学生不到50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24.五(1)班和五(2)班的同学一起去春游.
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5.把3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分多少吨?每个生产队分得化肥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二个问题只写答即可)
26.一个长方体木块,长40 cm,宽35 cm,高20 cm。把它锯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不能有剩余,那么小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多少厘米?能锯成多少块?
27.亚洲、非洲、南美洲这三个洲中,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洲的面积最小?
28.一座喷泉由内层和外层构成。外层每12分钟喷一次,内层每8分钟喷一次。中午12:50同时喷过一次后,下次同时喷水是什么时候?
参考答案
1.、、或
2.4 13 5
3.36;15;7.5;;1.2
4.
5.6;18
6.近视总人数 5 3
7.10
8.白布,1
9.2、3、7
10.除以4
11.×
12.√
13.错误
14.√
15.×
16.D
17.D
18.A
19.B
20.ABC
21.(1)>
(2)<
(3)<<
22.解: =34÷7=4 ,=63÷30=2 ,
=13÷11=1 ,
=391÷3=130 .
23.48人
24.8人
25.吨;
26.40,35,20的最大公因数是5。
(40÷5)×(35÷5)×(20÷5)=224(块)
答:小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5 cm,能锯成224块。
27.亚洲;南美洲
2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