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毒从口入 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毒从口入 通用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05-23 14: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 毒从口入
教育主题:预防食物中毒
教学对象:小学5-6年级(水平三)
教学内容:
1. 容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食物
2. 预防食物中毒方法
3. 中毒后应急处理常识
学情分析
近年来,中小学特大群体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对预防食物中毒能力不再仅是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而是知识的知晓率与卫生行为形成率存在较大落差,说明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并不一定就能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因此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要精准开展,这点在农村小学尤为明显。五六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强,许多不良卫生习惯还未固定,在这个时期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和原因,提高鉴别能力;
2.学会预防食物中毒的常识和方法,学习处理食物中毒的简单方法;
3.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1.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2.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防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
有毒食物的图片或实物、案例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闻导入
1.观看食物中毒的相关新闻。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离不开吃,那我们吃进肚子的东西,都是能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吗?在上海大学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视频)
2.这段新闻播报了一个什么事件?(生:食物中毒事件)是呀,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食物中毒很普遍,这将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份我国在2018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数据报告。(课件出示我国2018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数据。)
3.谈话引入:面对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呢?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预防食物中毒。(板书课题)
二、认识现象
1.什么叫食物中毒?
误食有毒食物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也就是说我们吃了不该吃或是不能吃的食物,引起的一种病症,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毒从口入”。)
2.食物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上吐下泻,腹痛,有集体发病倾向,发热,脱水,休克等症状。
3.食物中毒有哪几种类?
a.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不干净、被污染的食品)
b.有毒动物、植物食物中毒;(如:河豚的内脏和血液,没煮熟的豆角等)
c.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食品添加剂等)
d.真菌性食物中毒。(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植物秧秸和黑斑白薯是引起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料)
以上由教师点拨即可。(课件出示以上三个问题)
三、探究原因
1.分组讨论
食物中毒这些症状让人非常难受,然而我们吃了哪些东西会造成食物中毒呢?(学生分组讨论)
2.集体交流
a.食品加热不充分或未煮熟烧透;
b.本身具有毒性;
c.半成品放置时间太长;
e.生食未洗净的食品。
......
4. 归纳总结
a.食用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b.食用具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c.食用非法生产、加工不当和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5.原因分类
(1)在生活中,有许多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老师这里罗列了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课件出示本身具有毒性的食物图片)
(2)众所周知,人们在种植农产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使用杀虫剂等农药除虫,以保障农产品生长得更好,但这将会导致或多或少的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上,我们可以通过清水冲洗、浸泡或者削去外皮等,来减少或去除这些残留物。
(3)课件出示非法生产、加工不当和被污染的食品)像这样生产出来的食品,你们愿意吃吗?对了,食用非法生产、加工不当和被污染的食品,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四、预防措施
在我们了解引发食物中毒的原因后,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食物中毒呢?(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冰箱里放久的食物不能吃。冰箱并不是食物保鲜、储藏的保险柜。煮熟的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长时间放在冰箱里会产生有害物质;生熟食物在冰箱里放置太久或混合放在一起,可能会导致食物变质和相互污染。吃了这样的食物,也会引起食物中毒。
2.选购新鲜食品,不吃变质、腐烂食物不食变质腐烂食物。(学生举例,如剩米饭、霉烂红薯、变味菜肴等)。
3.正确加工、食用食物。(如:发芽的土豆应挖掉芽;豆角要煮熟;鱼虾等水产品不应生吃。)
4.不吃陌生人给的食品
5.不吃“三无”食品、“垃圾”食品。(“三无”指的是无商标,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厂名;“垃圾”食品指的是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辛辣刺激类食品。)
6.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如河水、沟塘水、井水、自来水)
五、应急处理
当发生食物中毒时,千万不要慌张,只要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就会化险为夷。怎样能够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呢?
1.自我催吐法:用手指或筷子压、刺激舌根部,尽快将有毒食物吐出来。
2.导泻:大量饮用温开水、茶水或糖盐水,稀释肠胃里的有毒物质,促进毒物排泄。
3.解毒:
(1)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2)误食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将以上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定会起到更好的排毒效果。当然,当中毒症状较重时,我们采取这些简单的自救措施后,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120,把患者送往医院治疗。
诵读《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
食物中毒在预防,功夫完全在日常。饭前便后要洗手,卫生习惯要优良。
专人餐具专人用,饭后洗净袋内装。生吃蔬菜与瓜果,洗净削皮不能忘。
熟食冷荤剩饭菜,海鲜冷拌需提防。不吃腐烂变质物,不食病死猪牛羊。
饭菜吃前要热透,餐后烧开要贮藏。生熟食品要分开,生熟工具别混放。
交叉感染手易脏,洗净才可少祸殃。生猛海鲜要适量,野生动物不轻尝。
六、课堂小结
读了《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歌》,结合我们实际,谈谈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以说自己,也可以说别人。
课后作业与任务
制作一份《预防食物中毒的手抄报》参加评比展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