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病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病毒》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3 14: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说出病毒的繁殖方式。
2、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繁殖,能科学对待病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生物的关系,尤其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关爱艾滋病患者,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书指导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 视频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骑过共享单车?共享单车誉为新四大发明(高铁、共享单车、支付宝、网购)之一,而最近却频报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倒下,一时又成为社会热点,那说到共享单车,老师想起前段时间在微博看到这么一则“新闻”,说的是ofo小黄车的坐垫上发现了一根根小针,这根小针上沾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不小心扎到就会感染艾滋病,引起人们一阵恐慌……听到这,同学们该如何利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去判别这是一则新闻还是谣言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病毒。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积极思考
一、病毒的大小 同学们都有过感冒的经历,很多时候一个同学感冒了就容易传染给其他同学,我们叫流行性病毒感冒,流行性病毒感冒很常见,但我们有同学看过流感病毒长什么样吗? 那没见过是不是病毒就不存在了呢? 对,不是病毒不存在,而是病毒太小了。 思考,没见过 不是,而是病毒太小了,需要用到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现在请同学们再观看一组图片,看完总结一下病毒与我们前边学习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不同和联系的地方。 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繁殖:寄生在活细胞中,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活细胞当中,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即归纳出病毒的主要特征:个体及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专门寄生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利用课后时间,六人一组,设计方案,绘制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做出噬菌体的模型。 观看图片,对病毒的结构形成感官的认识,并且可以说出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而动植物是有细胞结构的,且病毒利用活细胞制造新的病毒。
四、病毒的种类 1、根据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讨论
五、病毒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同学们知道有哪些人类或者动物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吗? 那病毒都是对我们人类生活有害的吗?有没有有利于我们生活健康的? 举例归纳总结学生回答,并指导学生树立对病毒的正确认识,既有不利的,也有有利的,科学对待。 举例回答:流感、甲肝、乙肝…… 思考,回答
五、拓展讨论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都收获颇丰,很棒!那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留给你们的小难题,怎么去判断这是一则“新闻”还是一则谣言? 是谣言,讲解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并提示学生,即使小细针上沾有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但血液含量也极少且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当中,离开了活细胞就无法生存…… 最后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并关爱艾滋病患者,关爱生命。 积极回答 思考,尝试解答 认真听讲,并思考 对艾滋病生成科学的认识,并学会艾滋病患者、关爱生命
六、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五章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
二、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无细胞结构,复制方式繁殖
四、病毒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作业:学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