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3 14: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INCLUDEPICTURE"作家作品1.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八下语文课件\\需要用的文件\\八下语文Word文件\\教用\\作家作品1.TIF" \* MERGEFORMATINET
马丽华(1953—),生于山东济南。1976年进藏后历任《西藏文学》编辑,西藏作协副主席,西藏文联副主席。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藏北游历》《西行阿里》《藏东红山脉》,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苦难旅程》,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涉藏题材文学作品17部。课文选自她的《藏北游历》。
INCLUDEPICTURE"背景资料.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八下语文课件\\需要用的文件\\八下语文Word文件\\教用\\背景资料.TIF" \* MERGEFORMATINET
西藏,以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神奇的历史文化,淳朴真诚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女作家马丽华从1976年进藏,一待就是27年,踏遍西藏的山山水水,因而写出一系列以西藏为题材的作品,特别是她的“走过西藏系列”——《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等长篇纪实散文,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广泛轰动,备受读者瞩目。
INCLUDEPICTURE"相关链接.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八下语文课件\\需要用的文件\\八下语文Word文件\\教用\\相关链接.TIF" \* MERGEFORMATINET
长江全长6 38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它的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冬大冰峰。藏语里“各拉丹冬”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它像一座父亲山,而它的儿女,就是它身下的七十几条现代冰川:冈加曲巴冰川。这七十几条现代冰川提供给长江源源不断的冰川水,西南侧的两道姜古迪如冰川,像两把大钳子夹住了姜古迪如雪峰,而南侧较长一点的冰川,则是长江源头的真正所在地,这里孕育出了长江的正源——沱沱河。
INCLUDEPICTURE"阅读指导.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八下语文课件\\需要用的文件\\八下语文Word文件\\教用\\阅读指导.TIF" \* MERGEFORMATINET
本文通过对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的描绘与记叙,既真实再现了藏北高原自然和人文风景,又表现出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阅读时,应借助文中的生动描写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从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中体会其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学习作者勇敢坚强的品质。
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áng)  棱角(líng)  虔诚(qián)  气势磅礴(páng)
B.砾石(lì) 蠕动(rú) 眩晕(xuàn) 气喘吁吁(xū)
C.腈纶(jīnɡ) 椎骨(zhuī) 懈怠(dài) 大煞风景(shà)
D.裸露(luǒ) 蜷卧(juǎn) 黧黑(lí) 接踵而至(zhǒng)
2.[原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衰竭   摄制   历历在目   风云变幻
B.蜿蜒   蔚蓝   云遮雾幛   秋高气爽
C.霹雳   娇贵   按营扎寨   川流不息
D.恳求   演绎   精雕细刻   慢不经心
3.[原创]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______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______,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______。
A.居然 咆哮 横冲直撞 B.竟然 呼啸 横冲直撞
C.竟然 咆哮 川流不息 D.居然 呼啸 川流不息
4.[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商场促销的力度很大,顾客接踵而至,场面非常热闹。
B.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历历在目。
C.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展英姿。
D.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中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5.[2019·泰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
6.[原创]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②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③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④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⑤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A.⑤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④①⑤②③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儿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②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尽艰辛去走上一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的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
③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④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7.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8.选文第②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
9.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10.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11.有人说选文第④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12.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静止的雪山冰峰,写得生龙活虎。请借鉴这种写法,描绘你熟悉的某一景物。字数150左右。

13.综合性学习。
某报社将组织中学文学社社员进行“母亲河溯源”活动,沿着长江上溯考察采访,了解长江沿线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口号。(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
(2)长江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画廊”“母亲河”之称,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折服,写下众多赞美的诗篇,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坏。据调查,长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流域水质逐步变差,用水短缺现状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湖泊面积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请你针对这些现状为保护长江提几点建议。

参考答案
【基础闯关】
1. B 【解析】 A项,酝酿(niàng),棱角(léng);C项,大煞风景(shā);D项,蜷卧(quán)。
2. A【解析】 B项,云遮雾障;C项,安营扎寨;D项,漫不经心。
3. D 
4. D 【解析】 D项,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5. C【解析】 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B项,成分残缺,可删去“由于”;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是有效的”。
6. B 
【阅读感悟】
课内语段精读
7.【答案】__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
8.【答案】__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
9.【答案】__拟人;使静止冷酷的各拉丹冬冰峰,不仅鲜活了起来,而且给人威武雄壮之感。
10.【答案】__“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
11.【答案】__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
【拓展空间】
12.【答案】__(示例)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在玉盘上。尤其是敲在屋瓦上时,恰似古老的音乐,柔和而又铿锵,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点点滴滴,细细密密,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声,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雨越下越大,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吹来一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地响,千万颗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合奏出一曲自然的交响曲。
13.(1)【答案】__(示例)追溯长江源头活水,探寻长江历史文化。
(2)【答案】__(示例)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答案】__(示例)①提高人们保护长江的意识,尤其是保护长江上游的植被不被破坏,减少对长江的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②积极开展保护长江的环保教育活动,各级开展长江上游的植树公益活动;③关闭长江沿岸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工厂和小作坊,加大环保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