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写故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 学写故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3 15: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INCLUDEPICTURE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FK.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罕博\\罕博文化\\2017秋\\17秋八上人教版语文\\17秋全效八上 语文人教word文件\\17秋全效八上 语文人教教学用word文件\\FK.EPS" \* MERGEFORMATINET 写 作
学写故事
【文题链接】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拨】
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诸如“头发”“校服”“一张电影票”之类的表示事物的词或短语,然后围绕所填的这个词或短语,讲述一个故事。虽然故事人人能讲,但水平高低不同。同样一个故事,功底好的人能讲得令人拍案叫绝,而功底差的人则会讲得令人昏昏欲睡。那么,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
1.设置悬念。故事能不能吸引读者,开头很关键。因为人人都有探秘心理,总想知道“后来如何了”“结果会怎样”,所以,如果开头巧设悬念,文章就容易吸引住读者了。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如倒叙法、误会法、设问法等。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这样写道:“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开头用妈妈的一句问话造成悬念: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便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了故事,以下按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交代了羚羊木雕的来龙去脉。这种写法,要比直接陈述事件的经过更让人感觉趣味无穷。
2.设置伏笔。故事进入正题之后,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伏笔,让其与后文的某个结果合理地照应。例如《最后一课》,文章开始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几例,如征发啊,打仗啊,等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呢,小弗郎士没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暂不交代,读者也不知道。任情节向前发展,待到上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洛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时,小弗郎士恍然大悟,为什么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而今天布告牌上是什么消息也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设置伏笔,往往能使情节跌宕起伏。
3.制造反差。如果读者看了文章的开头就猜得到结局,那么这篇文章就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而如果读完之后让人感觉出乎意料,此文才能得一个“妙”字。写作时刻意制造反差,就能强化表达的效果,就能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手法也叫对比,在刻画人物、塑造形象时是非常常用而又非常有效的妙招,如性格、身份、处世哲学、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反差都可以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值得我们借鉴使用。另外,在作品的结构布置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大家最喜欢的《丑小鸭》就是这样的,一开始时种种不顺,故事结局却给人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感觉。
4.凸显人物。一个好的故事,不仅需要情节曲折生动,而且需要人物形象鲜明而逼真。这就是说要重视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处理好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使人物与情节浑然一体。要避免先编故事,后装人物,把人物作为情节的道具;而应通过人物的行动去组织情节,使情节为人物服务,成为人物行动的轨迹和性格发展的历史。
【佳作借鉴】
黑发卡的故事
在我的抽屉深处,珍藏着一枚黑色的发卡。每当我捧起这枚颜色斑驳的发卡端详时,一件往事便浮现在我的眼前。
前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陪妈妈逛商场。商场里妈妈一眼看中了柜台里摆放着的一枚红发卡,上面还点缀着可爱的小兔子。她便停下来对我说:“这枚发卡不错,买这个吧!”可是我的目光却落在了旁边的一个黑发卡上。我对妈妈说:“我想要那个黑色的。”妈妈听了我的话后,吃了一惊,抬眼望了望我,说:“女孩子带红发卡才有精神呀!”
记忆中,从小到大,我的每一件物品甚至手绢、发卡,都是妈妈精心挑选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明亮的红色或是淡黄色,边角总有一些花朵、小动物作为点缀。而我总是以一身儿童的打扮出现在妈妈的视野中。在妈妈的眼中,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小女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成熟了,再也不是昔日那个幼稚、天真的小女孩,也不再把红色看成是唯一适合女孩子的颜色。我发现了黑色的沉稳,紫色的庄重,蓝色的深邃。望着镜子中自己幼稚的打扮,我要一个样式朴素的黑发卡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我们还是买红的吧!”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听得出她的声音近乎乞求。接着,她又满怀希望地盯着我,期待着我的决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有些左右为难。一边是妈妈的坚持己见,另一边是黑发卡的诱惑,更确切地说是成长的诱惑。当时,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固执地摇了摇头,毅然说:“不,我喜欢黑色的。”说完这些,我分明看到妈妈脸上的希望之光渐渐黯淡下去了。终于,她叹了一口气,垂下眼帘,做出了让步:“好,听你的,买黑的。”她的语调中分明流露出失望和无奈。
走离柜台,妈妈转身把发卡轻轻地别在了我的头上。就在这一瞬间,我第一次发现了妈妈原本乌黑的秀发中刺眼的银丝,第一次发觉了妈妈明亮的眼睛已变得黯淡,这些发现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为刚才的固执而后悔内疚。“妈,我们还是买红色的吧!”可是这句话终于没有说出。我清楚,就算我今天没有选择我喜欢的黑色,但明天,后天……总有一天,我会选择,因为小女孩总要长大的。
许多个日夜过去了,每当我见到这枚黑发卡,心中总会默念:妈,您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精彩点评】
精心选材,由物及事。作者从记忆中的往事选材,借助一枚黑色的发卡,既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又借此折射出两代人不同的观念。
倒叙手法,引人入胜。作者采用倒叙手法,用黑色的发卡来开启记忆的门锁、撑起全篇,激荡起了作者心中的涟漪,同时也很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从抽屉深处珍藏着的一枚黑发卡写起,以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中间具体描述以前和妈妈买黑发卡的情景;结尾紧承上文、呼应开头,揭示主旨。全文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我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