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物理 年 级 八年级 课程类型 北师大版
课题名称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生活中浮力各种体验或感受谈起,以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为基础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浮力的大小,并鼓励学生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分析,获得“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进而应用浮力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力学知识储备,而且浮力问题较为常见,学生会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对表面现象缺乏深入分析,学生对“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有许多错误的认识,比较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于是决定尝试着把第六册中浮力这一节内容分为两课时进行探究教学,第一课时侧重于学生思维上的探究,第二课时侧重于学生定量实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感受不同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情况 (2) 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具体因素
能力目标(1) 指导学生通过协商、讨论、实验等探究活动获得“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 发展学生批评性思维,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实例的讨论、归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的自信心 学会与人合作,朋友善于观察、敢于发现、大胆质疑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探究的方式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难点:学生自己验证“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
注重以学生自主研究、合作学习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敢于探究与实践,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探究实验报告单、弹簧秤、装沙的圆柱体、水
学生准备 弹簧秤(一把)、烧杯(二小一大)、皮球(一大一小)、木块、铜块和铁块(同体积)、水、盐水、刻度尺(一把)等。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 “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提出问题“鸡蛋竟然浮起来,为什么?” 针对问题,提出猜想、实施实验,验证猜想(分组)方案1、2、3、4、5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进行新课 演示1:把鸡蛋放入盛有盐水的瓶子里,鸡蛋竟然浮起来,为什么? 8.5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教师:让学生自己猜测, 二、教师分组: 4人为一组,有一人为小组长。设计实验方案,视频课件如下: 方案1:取两个相同的物体把它放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记下弹簧秤读数,比较两次读数差,就可以知道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方案2:取两个外形相同的铜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比较弹簧两次的读数差,研究浮力和物体密度的关系。 方案3:同一个物体放在水中和酒精中。 方案4:取同一个物体先后放在质量不同同种液体中,比较弹簧秤两次读数差。 方案5:取两个体积不同的铁块全部放入水中,比较弹簧秤两次读数差,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三、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互动得实验结论: 结论1: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结论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总质量无关 结论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结论4: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5: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结论6: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前面4个结论大家有共识,而对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有无关系争执不休。提问:当物体的体积相同,一种情况是把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另一种情况是把物体浸入一部分,这时浮力相同吗?同学们用实验证明,浮力不相等,说明浮力的大小和物体体积无关。难倒底与什么有关呢?同学们通过猜想、实验、交流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在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这个结论。 五、 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1、学生观察:提出研究的课题: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提出猜想 猜1:浮力大小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因为皮球往下按,越往下越吃力。 猜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木块放在水里,会浮上来,而铁块会沉下去。 猜3: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4: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总质量有关。 猜5: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如大轮船和小轮船。 猜6: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如盐水中的蛋。 3、设计实验,绘制蓝图 做实验证明,然后各组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填写探究性学习报告单。 4、探究性学习报告单: A、提出问题: B、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想 C/实验目的: 条件控制: 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 5、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大约经过了10分钟,各小组派组长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 结论1: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结论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总质量无关 结论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结论4: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5: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结论6: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6、师生互动得实验结论: 从学生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测,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进行开放性学习。 学生先猜想,再设计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 发展学生批评性思维,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运用探究的方式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同学们善于观察、敢于发现、大胆质疑的品质,交流讨论、归纳,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自信心。
板书设计: 课题:3.5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二、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想 三、1、实验目的: 验证“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里的体积有关,液体的密度有关” 2、条件控制:(控制变量法) 3、实验过程: 4、实验现象及数据: 四、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教学反思: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课作为一堂探究教学的案例,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变化,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话多了;师生单向交流少了,师生间的合作多了。在这堂课中,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效地渗透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堂课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时努力想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归纳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