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3 20:31: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6张PPT)
课 堂 导 学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主要著作有《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1963年,竺可桢的《物候学》一书出版在即,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一部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同年,《科学大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文章,署名即为竺可桢、宛敏渭。篇尾编者注明:“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原文约4 900字,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一个小标题。“大自然的语言”即是原文的第一个小标题。
课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景象说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进而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阅读时,要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基 础 闯 关
B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______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______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______,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传语 示意 花红柳绿 B.发话 暗示 花香鸟语
C.发话 示意 花红柳绿 D.传语 暗示 花香鸟语
D
B
【解析】 B项,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应改为“络绎不绝”。
4.[2019·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D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搭配不当,应将“方式”改为“意识”。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②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④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⑤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⑥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A.①③④⑤②⑥ B.⑥③⑤①②④
C.③⑥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⑥④②
C
6.仿照画线部分,将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凉爽而惬意   
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慈祥而温厚
为庄稼带来温情的呵护
阅 读 感 悟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答案】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7.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8.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一般人笼统地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一点,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而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
10.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 展 空 间
11.本文综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请你至少选用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事理说明文小片段,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人们常说“好花还需绿叶衬”,绝大多数花朵在盛开的过程中,都有绿叶的陪伴,即所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正由于有了绿叶的陪衬,这些花才显得美丽。而梅花在盛开的过程中却只开花,不长叶。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植物在开花的时候,叶芽需要的温度和花芽差不多,所以花和叶能同时生长,如桃树就是这样。而梅花的叶对温度要求较高,相反,其花芽对温度要求很低。冬春季节,气温达不到叶芽生长的要求,却能满足花芽的生长需要,这就是梅花从含苞到盛开都不会看到绿叶相伴的原因。
12.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后,班级决定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围绕着“感受自然”这一主题,现已设计出“活动一”,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二”和“活动三”。
活动一:自然风光图片展览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山水田园诗歌朗诵 
户外采风郊游活动
(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在“歌咏四季”的环节中,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描写四季风光的古诗词,请你也写出一句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进行赏析。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二句诗将远景和近景完美结合:“绿树”是近景,“村边合”写出了近在眼前的绿树在村边环绕,葱翠茂密;“青山”是远景,“郭外斜”写出了远处的青山遥遥耸立。“绿”和“青”作为同义色彩词,将近景和远景落在诗人眼中的色调描写得恰如其分,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闲适恬淡的景物描写,更能体现出诗人偶逢故人,暂适农家那种悠闲自在、平和淡泊的心境。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蓝天、白云、小溪、古松、青山……哪一样不令人陶醉,哪一样不使人留恋!请停住你的脚步,一起来聆听这大自然的天籁吧!
(3)活动结束后,班上准备举办一次自然风光图片展,请你为此次展览写一段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