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4 00:2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的影响。
【学习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
【学习过程】
【第一篇: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一、自主学习
1.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 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 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 的局面。
3.755年,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 年被平定。
4.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 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的局面。
二、对点练习
1.(2019·山东滨州)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2.下图反映了唐朝从弱到强、由盛转衰的过程。图中“▲(755—763)”处应该填写( )
A.开皇之治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3、合作探究
1、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崇尚节俭 日益骄奢
任用贤相姚崇宋璟 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
励精图治 不理政事,宠幸杨贵妃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结合唐玄宗的前期和后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2、毛泽东曾评价唐玄宗:“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子不会做。”如何评价唐玄宗?
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第二篇:黄巢起义——致命一击】
1、自主学习
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 。
2.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________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______年,朱温建立了 政权,唐朝灭亡。
二、对点练习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三、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四、思考题:“红颜祸水”(杨贵妃)是导致安史之乱真正原因吗?

【第三篇:五代十国——以史为鉴】
8.唐朝灭亡后, 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_”。
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_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材料研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之后,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称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盛与衰的原因?

(3)学史明智。综上所述,对你有何启示?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