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课件(26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课件(26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5-23 21: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知识点回顾
什么是青铜?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不同时代的中国青铜代表作,说说其造型、纹饰有哪些不同时代的特点?
莲鹤方壶为一对两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细微的差别,故宫藏高125.7厘米,称“立鹤方壶”,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称“莲鹤方壶”。两件方壶的重量相同,均为64.28公斤,口为方形,长30.5厘米,宽54厘米。
莲鹤方壶的造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分析每部分的装饰特点?
中上部
顶部
上部
中下部
底部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莲鹤方壶呢?
1、对称
2、均衡
3、统一与变化
4、集中与放射
春秋时期的青铜作品特征:
1、春秋时期的青铜作品造型趋向于优美、轻灵、奇巧和多样化的风格。
2、证明了先民们已掌握了比较复杂的铸造技术。
3、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与商周时期的厚重庄严的青铜器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
何尊造于西周时期。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 何尊西周成王时期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铜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贵艺术品。此器造型纹饰都有独到之处,庄严厚重,美观大方,主体感极强。圆口方体,有四道大扉棱装饰。器内底有铭文122字,残损3字,现存119字。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
饕餮纹
你能说说青铜器的纹样有哪些吗?
饕餮纹、凤鸟纹、夔纹、龙纹、
云雷纹、涡纹、鳞纹、波纹、龟纹、火纹。
饕餮纹
波纹
涡纹
凤鸟纹
你能说说青铜纹样都有一些什么特点?
严厉、高贵、华丽、线条有力度
多采用对称构图
根据图片你能准确的说出纹样的名称吗?
商代晚期铸品,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于湖南宁乡出土。原器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现藏湖南省博物馆。长方形体、二直耳、四柱足。器四角有较高的扉棱。
器腹四面各高浮雕出形象相同的人面,人面方圆、高颧骨、隆鼻、宽嘴、双目圆视、双眉下弯、双耳卷曲。腹内壁铸铭文“大禾”二字,字体宏伟有力。人面纹方鼎的用途可能与祭天祈求丰收有关。此鼎器形雄伟,在装饰上又以人面为饰,更为孤例。
人面的形象极为给观者一种望而生畏、 冷艳怪诞的感觉,是一件匠心独运的青铜器精品。
该鼎腹饰人面,足饰饕餮纹,造型古朴威严,凝重结实,体现了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