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同步达标练习
〖基础练习〗
1.下列对土地利用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长江三角洲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业
B.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
C.北方半干旱地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D.江南丘陵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2.从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描述可推断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3.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
A.主导 B.基础 C.关键 D.支柱
4.下面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
B.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为我国四大牧区
C.西北、西南、东南的山区,是我国三大林区
D.东部临海省区是我国最发达的淡水养殖基地
5.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我国比例最大的是
A.建设用地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6.下列关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沿海河湖地区发展渔业—宜渔则渔 B.平原地区发展粮食种植—宜粮则粮
C.西部草原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 D.西部山地发展旱作—宜林则林
7.“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花生油专业生产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根据名称可以判断该公司生产花生油的主要原料来自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南部沿海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8.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
A.交通运输业 B.工业 C.服务业 D.农业
9.漫画“祸从口出”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祸从口出
A.土地荒漠化 B.草场退化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10.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
〖能力提升〗
1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反映了秦岭—淮河一线南北
A.地形条件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灌活条件不同 D.水果品种不同
12.我国西部牧区和东部农耕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A.800mm等降水量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200mm等降水量线 D.50mm等降水量线
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如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的耕地状况是( )
A.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14.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B.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C.土地是立国之本 D.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16.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
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地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18.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完成各题。
19.有关我国高余粮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套平原水热充足,粮食产量高
B.新疆地区可耕地面积广,多为灌溉农业
C.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低
D.长江中游平原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20.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C.产销区距离大,运距远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
2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 B.华北平原发展热带农作物生产
C.长白山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23.导致图中农业生产方式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
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25.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试试综合题〗
26.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区域质量差异明显,以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河流)为界,以南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___。
(2)长江流域主产区和C___________平原主产区是我国___________(纤维作物)的集中产区,为________工业部门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3)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___________(省区)为最大产区。
27.读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图中数字①、②表示是我国的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________和低缓丘陵地区。
(2)从干湿地区看,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4)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如果利用合理,就可以永续利用,如果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
28.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定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 毫米等降水量线,该线以西主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B是 牧区。
(2)“华南主产区”盛产的糖料作物是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是 ,该区农作物熟制是 。
(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主产区。但该产区夏季多暴雨,易发生 灾害,为缓解此灾害,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至少答两点)。
(4)简析“东北平原主产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至少答三点)(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热量等方面分析)。
29.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读我国主要农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以北地区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原因是该地区______(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广大。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3)小麦和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据图说明我国小麦和水稻主要生产地区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我国水稻种植广泛,从海南岛到东北都有分布。海南岛可以实现两年七熟,东北水稻只能一年一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熟制南北差异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2.A3.B4.A5.C6.D7.D8.D9.A10.A11.B12.B13.B14.A15.A16.C17.B18.A19.D
20.C21.D22.B23.C24.D25.D
26.秦岭 淮河 水田 水稻 华北(黄淮海) 棉花 纺织(棉纺织) 广西
27.不均 耕地 平原 湿润、半湿润 非季风 可再生
28.(1)400;畜牧业;青海;
(2)甘蔗;小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3)长江流域;洪涝;退耕还湖;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4)优势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不足是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29.(1)畜牧业 草地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3)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原因:北方耕地多为旱地(降水少),南方耕地多为水田(降水多)。
(4)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海南岛地处热带,全年热量丰富,水稻可以全年种植;东北地区纬度高,夏季短暂,只能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