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随文认读、识记“萝、卜、愁、沾、晾”等5个生字,理解“发愁,晾”等词语的意思。
读懂故事内容,能一边读一边根据生活经验、故事情节、题目、插图等线索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并能在发现自己的预测与故事实际内容不一致时及时修正之前的预测,继续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初步感受预测的作用和阅读的快乐。
尝试根据文章或书地题目,预测里面可能写了什么,并简单地说一说理由,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练习预测策略,能有依据地边读边预测,并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测。
教学难点:有依据地预测故事的发展,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总也到不了的老屋》,在读故事的时候,我们一边读一边预测,还学习了预测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方法吗?”
预设: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进行预测,预测要有依据,可以依据生活经验和故事里的内容信息进行预测。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新的故事,大家也要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情?首先我们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瞧,就是它。
课件出示胡萝卜先生图片。出示词语“萝卜”。谁来读读这个词?生读;注意“卜”要读轻声,谁在来读一读?
“萝,卜”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出示生字卡。(萝、卜)
萝:形声字,形旁是“艹”,声旁是“罗”,利用熟字加偏旁能帮助我们记住“萝”。 艹+罗=萝
卜:熟字减一笔,下-一=卜
指课题,请你再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胡萝卜先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戴眼镜,长胡子……
(板书)我们一起来读这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谁来读读题目?
“那《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个故事,可能会写些什么?谁再来猜一猜?”
(胡萝卜先生为什么会长长胡子?长胡子给胡萝卜先生带来了什么麻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给他带来的奇妙经历……)
学习“愁”字。
总结:同学们预测的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
板块二:尝试读中预测,梳理故事情节
请同学们自由读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学习提示:在读的过程中,你在哪一处(可以是词、句或者是图)作了预测,就把相应的地方画下来,再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想?
交流提示:
(1).在交流时,说一说哪些地方(可以是词、句或者是图)引发了你的猜想和预测。
(2).说出你的猜想是什么。
(3).为什么这样想?
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当我读到……我就猜到……因为……”
请同学回顾故事情节:贴板书。
重点交流以下三处:
故事里的内容 (当我读到……) 预测的内容 (我就猜到……) 预测的依据 (因为……)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 这根胡子会越长越长。 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学习“沾“字)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只能飞过屋顶。 男孩可能会用胡子来做风筝线。 我放过风筝,长胡子正好可以用来做风筝线。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 鸟太太也会像男孩一样剪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做晾衣绳。 我看到课文插图,(我见过妈妈晾衣服)长胡子正好可以做晾衣绳。(学习“晾”字)
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或生活经验)作出预测,真好!随文学习“沾”字。
想一想,长胡子能有什么用呢?(你能联系生活经验,联想到长胡子和风筝的相似之处,你的预测很有道理。)
随文学习“晾”字,用换一换的方法理解“晾”字,即“晒”
续编故事:
板块三:预测结尾,再听读结尾修正预测。
1.学生预测故事的结尾:鸟太太可能会这样做,也可能不会这样做,谁接下来预测一下,鸟太太还会怎么做?
故事几种可能的发展 预测的依据
第一种可能 鸟太太得到了长胡子。她像男孩一样偷偷剪了一段胡子,拿来晾晒尿布。 课文里清楚地表明鸟太太非常需要绳子。从插图中也能感受到鸟太太见到长胡子时的那种惊喜
第二种可能 鸟太太没有得到长胡子。因为胡萝卜先生不同意。 一般人不会同意一个不相识的人拿走自己身上的东西。
第三种可能 胡萝卜先生用长胡子帮助了其他人,比如猴子姑娘得到了一根用来荡秋千的绳子。 猴子喜欢在树枝间跳跃。文中也提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在不断长长的,他有可能为这些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第四种可能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自己。 总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故事就少了新鲜感,有变化的故事读起来才有味道。
第五种可能 长胡子带来的麻烦。 那么长的胡子生活中多不方便呀!
…… …… ……
引导预测: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中讲到了长胡子的各种用处,除了做风筝线和晾衣绳,大家想一想: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可以做什么?还可能会帮助谁?
如果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直帮助别人,故事就没有新鲜感了,请同学们大胆地预测一下,除了帮助别人,长胡子还可能会帮到谁?(完成第三种和第四种可能)
2.长胡子除了给别人带来好处,也有可能会带来麻烦,那后面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故事小达人”的活动,请同学们大胆预测故事结局,每位同学续编一段故事,咱们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既好玩又新奇,好,开始吧!
3.全班交流续编的故事。
4.小结:同学们能够依据文章的题目、插图、故事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预测,还能根据预测续编故事,老师认为你们都是“故事小达人”!快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做一个故事小达人的金牌课件)
5.同学们的故事编完了,老师特意找来了作家王一梅写得这个故事的结尾,你们想不想听?
教师读故事的结尾,与学生验证预测:一边听一边想,哪些地方和你的预测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于是,鸟太太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这下好了,我总算找到一根够长的绳子了。”
胡萝卜先生就这样一直走,他的胡子一直长,当胡萝卜先生走进一家眼镜店的时候,他的胡子也就不再发疯一样长了。由于一路上胡子派上了许多用处,已经不是那么长了,就挂在他的肩膀上,胡萝卜先生开始掏钱为他的近视眼买眼镜。
眼镜店的白菜小姐是个非常机灵的女孩,她一边给胡萝卜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说:“ 如果你怕不小心把眼镜摔了,那么就在眼镜框上系一根绳子,然后挂在脖子上。”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那根胡子系住了眼镜。
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子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拉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是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确实是太棒了,大家都这么说。
(1)交流相同之处。
预设:鸟太太果真剪了一段胡子做晾衣绳。
(2)交流不同之处。
预设:根据前文线索,很多学生还续编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给大家带来的其他用处,而原文中对于这一点简单带过了。
当你发现预测与原文不同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我们来看看“小伙伴的话”。出示课后第一题第三四条信息:
——我预测的内容没有原文丰富,有的还与原文不一致,但是我的预测也是有依据的。
——当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我会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猜测后面可能发生什么。
板块四:小结拓展实践,借阅题目预测。
出示课后练习“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选择比较容易猜到的题目和可预测空间比较大的题目各一个,如《躲猫猫大王》和《团圆》,你猜故事会写什么?为什么这么预测?依据是什么?
出示该书或文章的一小段简介,印证预测,感受预测的快乐。
《躲猫猫大王》:小勇是我儿时最好的伙伴,我们一群人常常玩躲猫猫,但小勇总是第一个被抓到,有一次我教他钻进柴堆、爬上门头,都没有被抓到,他就赢得了“躲猫猫大王”的称号,但之后他就很少赢过,后来……
《团圆》:在城里盖大房子的爸爸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这短短几天里,大家一起聊天、包汤圆、拜年、看舞龙……
哪些地方与你预测的一样?(2)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预测其他几个题目会写什么内容。
小结:看了题目我们只是预测了书中或者文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想知道更多精彩的内容,就得把这些书或者文章找来读一读,读的时候要尝试运用我们课堂上学的边读边预测的方法,体验预测给阅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