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4 11: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2.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兰亭序》是祖冲之的代表作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休养生息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4.以下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贞观之治
②开元盛世
③文景之治
④康乾盛世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5.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的是在( )皇帝在位期间。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6.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  )
①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②形成了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③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④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
A.《史记》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8.“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它的作者被称为“医圣”
9.明朝前期管辖东北地区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奴儿干都司 C.盛京将军 D.宣政院
10.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规定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诗赋与算术 B.时务策 C.文学与时政 D.四书五经
11.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1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当时中国出现的繁荣时期被称为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13.某班举行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明清时期的特征( )
A.帝国中兴 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 D.政权并立
14.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宣政院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台湾府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5.“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16.下列作品,通过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是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窦娥冤》
1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18.下列属于明成祖的主要活动( )
①派郑和下西洋 ②废“行省”设“三司”
③用了四年的时间营建了北京城 ④建立特务机构东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属于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A.《窦娥冤》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20.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汉文帝、汉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
①注重农业生产②轻徭薄赋③“以德化民”
④盐铁官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简答题
21.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问题:
(1)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些大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郑和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原因有哪些?
(4)郑和下西洋的的意义有哪些?
22.简答题
朝代的更替是历史必然,一个朝代从开始的百废待兴,发展到鼎盛时期,盛极而衰至灭亡是一个个历史轮回,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的时间?如何认识秦完成统一的意义?
(2)唐朝前期繁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明清时期我国科技逐步落后世界的原因有哪些?
23.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如何?
24.简述清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D 6.B 7.C 8.D 9.B 10.D 11.A 12.D 13.C 14.D 15.C 16.B 17.B 18.C 19.C 20.A
21.(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太平洋和印度洋
(2)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统治者的支持;郑和个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4)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22.(1)建立:公元前 221 年;意义:秦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巩固和维护了统一;奠定了我国长期统一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任答两点即可)。
(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最高统治者善于用人和纳谏;唐初统治者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统治者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提供了物质的基础。(符合题意,任答 3点即可)
(3)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扼杀了创造力;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同期,世界上发生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重大事件,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从中外两个角度回答)
23.(1)措施:册封喇嘛教首领。确定班禅和达赖册封制度,并设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组织雅克萨之战,通过《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结果: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4.①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②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造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