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
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理解美术鉴赏过程中产生不同差异的原因,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与角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感知与对比探究,理解美术鉴赏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够以不同形式鉴赏一幅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化对作品的感受,提高审美体验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不同方式与角度
难点:理解美术鉴赏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1.通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不同类型。关注到美术史这么多作品不同类型,提出怎么进行鉴赏。美术鉴赏诗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2. 出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提出问题,对于画面有何感受
具体讲授鉴赏形式:
出示董源的绘画作品《潇湘图》,请学生描绘,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引导。
出示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对于画面的分析进行感受描述
总结感受性鉴赏的鉴赏特点以及鉴赏的作品类型
作品欣赏
出示马远的绘画作品《水图卷》,请学生描绘,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评价引导。讲授山水画中皴法的不同
出示莫奈的绘画作品《鲁昂大教堂》,这幅画对于画面的分析进行感受描述
让学生尝试从岩间圣母进行画面分析欣赏比较与蒙娜丽莎作品的异同之处。
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审美和修养,能够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汲取到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