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端午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节选)
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
诗集《女神》 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一生主要杰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对于后世影响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把《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中国)、哥白尼(波兰)、拉伯雷(法国)何塞·马蒂(古巴)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1953年)
屈原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香草美人【释义】也就是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的传统。
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和平理事会是1950年根据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诀议成立的。总部设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从1952年起,世界和平理事会开始评定并颁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952年颁布的四位是:法国作家雨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自然科学家,工程师达·芬奇,俄国作家果戈里,中世纪阿拉伯医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文学家阿维森纳。1953年后,“世界和平理事会”以及它在中国的组织“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解散.
世界10大文化名人
1956年世界范围纪念的十位文化名人,他们是: 1、孔子 2 、柏拉图 3 、亚里士多德 4 、哥白尼 5 、牛顿 6 、达尔文 7 、培根 8 、阿奎拿 9 、伏尔泰 10 、康德?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橘颂”
“受诬”
全剧分为五幕 “招魂”
“被囚”
“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阅读课文前面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1,提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道具、布景,有铺陈、渲染之效,既能推动剧情的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2,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
3,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推进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
风雷电
洞庭湖、东海、长江
无形的长剑
象征人民群众;
指坚定的信念;
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本文有众多意象,请找到它们,说说它们象征着什么。
土偶木梗形象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
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
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
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
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
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屈原(节选)
风!你咆哮吧
雷!你轰隆地响吧
电!你这最犀利的剑
光明,你就是火
东皇一云中君
土偶木梗太阳神
大少司命湘夫人
打破黑暗
带来光明
昏庸腐朽
欺民惑众
与黑暗决裂
与光明同行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活动内容:选取《屈原》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诵比赛
活动要求:
1.参赛者,需读出情感,可适当演绎,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2.评议者,需客观公正,合理评价;
3.全体严肃对待,保持良好纪律和秩序。
拓展阅读历史剧《屈原》,全貌性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