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细推敲 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29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咬文嚼字细推敲 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29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5 19: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解释字词(重点实词)(4分)
2、虚词用法的选择(3分)
3、翻译句子(6分)
4、对文章内容、人物、写法的理解(3分)


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
话说实词
那么,如何要正确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咬文嚼字细推敲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

1、 自主探究,掌握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2、 注重迁移,提高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
本节课复习目标:
(1)项为之强
(2)孰视之
(3)便实钉之
(4)甚异之
(5)乃丹书帛曰
(6)猛浪若奔
(7)毕力平险
(8)远小人
(9)一狼洞其中
通“僵”,僵硬
同“熟”,仔细
使……坚实
对…感到诧异
用丹砂
奔驰的快马
险峻的大山
疏远
打洞
通假字
活用现象
(词性临时变化)
(10)小大之狱
(11)率妻子邑人
(12)痛恨于桓帝
(13)属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予作文
召令徒属曰
妻子和儿女

连续
相类似
同“嘱”,嘱托
下属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案件
痛心遗憾
*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准确迁移,以解决文言阅读和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方法一:课文推断法(迁移推断法)
*
  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例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
  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例2: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肉,杀三虫

《捕蛇者说》
(止,治愈)
*
  御吏诣学官,属吏皆伏谒,瑞独长揖
例3: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到)
*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方法二:语境推断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例1:
(如果)
*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
(《宋清》)
例2:
(养活)
*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三国志?魏书》)
例3:
(驻扎)
帝遣真督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

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你能推断出“籴” 和“粜”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籴:买进粮食
粜:卖出粮食
借助字形
*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形旁相同的字义有相近之处。
方法三:字形推断法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18


冀得一归觐
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
例1:
拜见
19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yuè)
例2:

例3:
囚之三年,劓而纵之。(yì)
割鼻子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点)
你能推断出 “蚤”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辨明通假
*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方法四: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例: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 便要还家
通“缺”,空缺
通“邀”,邀请
*

1、扶危济困
2、比肩接踵
你能推断出“济” 及“比”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救助
靠近,挨着
结构推断法
例1:
前倨后恭
文过饰非
例2:
恭敬
掩饰
傲慢
*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方法五:(句子)结构推断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例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例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攻破
片刻
更加
*

扪烛而得其形

扪心自问
想一想: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
用尽,用完
摸住
例1:
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例2:
满足
教导、指导
方法六:成语推断法
例3:
相如因持璧却立
望而却步
后退
方法六:成语推断法
模拟中考,学以致用
运用以上所学方法,修改《合作》44-55页中,
昨天所写课外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答案。
大显身手,我来命题
根据《合作》44页上的课外语段,出两个具有考查价值的实词考你的同桌,并写出答案。
格式要求:我出的是第 行的 字,它的意思是 ,我的命题依据是 。
文段来自课外,答案借鉴课内,
熟悉课内知识,重在积累迁移。
联系上文下文,注意通假多义。
巧用结构成语,多练熟能生巧。
实词推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