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科学中考专题1:科学的测量与物态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科学中考专题1:科学的测量与物态变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5 09:3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课时 科学测量与物态变化
浙教版 初中
科学入门
1.科学观察与记录
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2.科学测量
长度
体积
温度
刻度尺
量筒、量杯
温度计
单位换算:1千米(km)=1000米
1米=____毫米(mm)=____微米(μm)=____纳米(nm)
103
106
109
典例1 长度测量
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
4.7
4.70
【解析】 甲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甲图中的“7”是估计值。乙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乙图中“0”是估计值。最小刻度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主题小标
1.科学观察与记录
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2.科学测量
长度
体积
温度
刻度尺
量筒、量杯
温度计
单位换算:1千米(km)=1000米
1米=____毫米(mm)=____微米(μm)=____纳米(nm)
103
106
109
单位:米3;液体:升(L)和毫升(mL)。
换算:1升=__分米3;1毫升=____厘米3;1升=____毫升
1
1
103
凹形液面最低处
平放在水平面上
类型二 体积测量
偏大
偏小
如何测量不规则塑料块的体积?
1 2 3 4
典例2 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_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cm3。
0~100
10
【解析】 量筒虽然没有标出零刻度线,但是量程应该表示一个范围的量。
典例 2 体积测量
类型三 温度测量
1.科学观察与记录
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图形记录

2.科学测量
长度
体积
温度
刻度尺
量筒、量杯
温度计
单位换算:1千米(km)=1000米
1米=____毫米(mm)=____微米(μm)=____纳米(nm)
103
106
109
单位:米3;液体:升(L)和毫升(mL)。
换算:1升=__分米3;1毫升=____厘米3;1升=____毫升
1
1
103
凹形液面最低处
平放在水平面上
(1)单位:摄氏度(℃)。科学上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
冰水混合物
水沸腾时
(2)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液体的热胀冷缩
注意:①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触底,不能碰壁;
③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除外),视线与液柱表面平齐。
测量范围:35~42℃
最小刻度是0.1℃
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力向下甩几下,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
温度测量注意点
[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解析】 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用没有甩过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所以,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C
典例3 温度测量
类型四 物质的特性之物态变化
请画出物质三态变化的流程图
(1)蒸发是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熔点
不断吸收热量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任何温度下,液体的表面,缓慢的汽化
蒸发
沸腾
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剧烈的汽化
液体的沸腾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沸点
不断吸收热量
【知识拓展】
1.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云、雾、露
液化方法:
①降温;
②压缩体积
霜、雾凇
[2019·乐清七校一模]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C
A.熔化、凝华 B.凝固、汽化
C.汽化、液化 D.熔化、液化
典例4 物态变化
[2019·杭州]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晶体
80
吸热
大于
【解析】 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质量不变,加热
相同的时间,该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固态时升
高的温度比液态时多,说明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大
于固体的比热。
典例5 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典例6 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2018·益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某同学想探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他拿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充分湿透后,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况下:
(1)他应该将两件衣服_________(填字母),观察衣服干的快慢。
A.都撑开,都放在通风处
B.都撑开,一件放在通风处,另一件放在不通风处
C.一件撑开,一件团在一起,都放在通风处
D.一件撑开,放在通风处,另一件团在一起放在不通风处
(2)蒸发过程是一个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C
吸热
[2019·杭州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盛有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了。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可能是(  )
A
物质 酒精 水 煤油 亚麻仁油
沸点(℃) 78 100 150 287
A.酒精 B.水 C.煤油 D.亚麻仁油
温度:甲>乙 乙吸热
甲=乙 乙不能吸热
热传递发生条件:两接触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温差越大,热传递速度越快。
典例7 液体的沸点
[2019·杭州校级模拟]查资料可知碘的熔点是112℃。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
“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有A、B两种方案:A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B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_________。实验时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吸收热量使碘蒸气冷却
典例8  升华和凝华
null
课后作业:
将今天所学知识整理成知识架构图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