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捉住”灰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0“捉住”灰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5 00:2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捉住”灰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捉住”灰尘是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环境污染与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空气中有灰尘,了解空气是一种不纯净的物质,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不同地方空气中灰尘的含量不同,空气里灰尘越多,说明是空气污染越严重,引起学生对空气环境的关注,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的洁净自己应该怎样做。教材的设计是一种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本课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从教室里走向教室外,再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能制定简单的,并按照计划去“捉”住灰尘,能够比较出不同地段空气中的灰尘的多少,进一步分析原因。
二、科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的能力,学会制定书面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会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研究设计 “捉住”空气中的灰尘的实验计划中,培养学生乐于、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
制定“捉住”灰尘的科学探究计划。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的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准备:
双面胶,硬纸板或小木块,小剪刀、尺子、实验计划单、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看图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放松一下心情!
(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图片)
师:你们能想到哪些与环境有关的词语来形容你所看到的情境呢?
生: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沁人心脾、天朗气清……
师:是啊,这样的环境真如仙境一般,让我们感到身心舒适。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
(多媒体出示第二组图片)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组图片之后,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
师:每当久晴未雨时,空气中灰尘的含量特别高,人们看不见远山,看不清蓝天,看不见白云,甚至看不见绿叶、青草、红花,出行也得带上口罩。灰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还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2、导入课题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这种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的物质——灰尘。
(板书“灰尘”)如果想要研究它,我们首先就得?
生:“捉住”它!
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第60页,我们一起去“捉住”灰尘。(板书“捉住”)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引入两个的两个画面,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事例联系起来,既可以开门见山“调出”灰尘,又可以为后面的研究埋下伏笔。)
二、勇于质疑,大胆猜想
1、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的地方哪里有灰尘?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畅所欲言。
2、师:哦,原来灰尘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同学们真是细心,发现了生活中处处有灰尘。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些地方空气中的灰尘多,哪些地方空气中的灰尘少呢?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按灰尘多和少来板书学生所提到的地方)
3、师:同学们猜想到的地方真不少,那你们有办法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学生谈想法,师引导:“可以通过‘捉住’灰尘后进行比较来证明。”
4、师:你们有办法“捉住”灰尘吗?
学生表述“捉住”灰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明白空气中有灰尘,可以用肉眼来观察,这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能大胆猜测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三、研讨策划,设计方案
1、参照教材,尝试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书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捉住”灰尘的方法,那你们能结合书上捉住灰尘的方法来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实验计划吗?请认真看教材第60面的实验方法,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实验计划。
学生口头表述实验计划。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进行点拨: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但刚刚大家所说的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怎么‘捉’?”,整个实验计划还应该包括“什么时间‘捉’?和谁一起‘捉’?去哪儿‘捉’?‘捉’时要注意些什么?”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进一步对计划做补充。
学生对实验计划作补充,师进行归纳。
师:结合同学们所说的方法,老师归纳一下:为了让实验结果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实验中要做到四个一致,一个不一样,以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四个一致:实验材质的一致,工具大小的一致,放置的方法一致,放置时间一致;一个不一样:实验地点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几点,小组内相互合作,用科学的语言来制定实验计划:
(1)(用什么“捉”?) 选择实验材料
(2)(什么时间捉?) 确定实验时间
(3)(去哪儿“捉”?) 确定实验地点
(4)(和谁一起“捉”?) 明确成员分工
(5)(怎么“捉”?) 商议实验过程
(6)(“捉”时要注意什么?) 提出注意事项
3、学生设计方案,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先通过学生口头表达,再进行书面设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据可依。)
四、交流方案,分享收获
1、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2、师对方案进行点评,小结;
3、各小组按照计划制作出实验器材。(若课堂内时间不够,可放在课外)
4、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方案,教师能即时了解到学生对科学探究计划制定的掌握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五、课后实验,分析思考
1、请各小组课后依照本节课所制定的实验计划去“捉住”灰尘。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2、下一次课我们通过观察收集到的灰尘,进行数据分析,看看究竟哪些地方的灰尘多,哪些地方灰尘少?然后进一步研讨“灰尘”从哪里来及如何减少空气中灰尘的有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外实验,进一步检验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制定在整个实验中起到的指导作用,以此让学生体会到制定计划的重要意义。)
“捉住灰尘”实验计划单
学校: 班级: 第小组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成员分工
实验过程
注意事项
“捉住”灰尘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木片 放置的地方 灰尘最多的地方 灰尘最少的地方 原因分析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