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
①引入越南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③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图中的是现在我国南方种植的水稻,一般是一年两熟。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已经由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期推广到东南地区。占城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
越南占城稻的优点:
(1)农业作物:
看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正上方耕田环节开始顺时针观察此图,说说图中的人物在从事哪些劳动?
2.根据图画中插秧和收获同时进行的现象,说说宋朝江南水乡的水稻最少一年几熟?
耕田
灌溉
插秧
收获
舂米
耕获图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猜一猜:打一农作物
稻子
茶叶
棉花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2)经济作物:
②棉花种植的推广: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1)丝织业发达: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宋·皇后服(复原)
(2)棉纺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黄道婆
南宋棉毯
宋朝织机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至制瓷业的中心。
五大名窑
宋代瓷器
定窑
汝窑
官窑
钧窑
哥窑
汝窑
莹润如堆脂
钧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定窑
印花工艺严谨工整
哥窑
官窑
冰裂开片的残缺美,给人无限的遐想
宋代瓷器胎体轻薄,釉色晶莹,深受外商喜爱。南宋时,由荷兰人从泉州贩卖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
3、造船业
广州
泉州
明州
1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2.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宋朝的造船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
确地辨别方向。这些技
术,在当时世界造船、
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
先地位。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相关史事
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
技术先进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1、市的发展
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②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③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表现:
西市
东市
晓市
宋代“市”的特点:
?城市布局、地域上: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而广布于街衢(q?)窄巷中,新的商业市区——草市出现;市镇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时间上:延长了营业的时间,开始出现早市和夜市。
夜市
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坊市分离
问题思考
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兴盛将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方面:商品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海外贸易繁荣
广州
泉州
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你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市舶司
丝绸、瓷器、茶叶、蜀锦、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史料研读
材料一:“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地位:
(2)表现:
(3)作用:
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州东海岸。
③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泉州市舶司
泉州市舶司遗址
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
始建于1009年。
宋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相关史事
3.纸币的出现
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地点:北宋 四川地区出现的
地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影响: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
铜版拓[tà]片
南宋纸币“会子”
铜版拓片
商业中心
制瓷中心
世界商港
观察图标: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苏湖粮仓
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
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2)唐代中后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
比例
南宋 赋税 6000万 1431万 81:19
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
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都市贸易
海外贸易
货币的发展
课后活动
2.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呢着手?“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风。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
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