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 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摩擦力》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内容。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摩擦力》是在学习了第一节《弹力》和第二节《重力》基础上再学习的,这一节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总结出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关于摩擦力,学生很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摩擦力的概念很抽象,需要发挥想象力。我认为,教学的策略,并不仅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且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基于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应充分的向学生展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对问题提出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能设计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搜集数据和证据,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2.过程与方法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并让学生建立起摩擦力的概念。
(2)学会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3)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2)培养科学探究的主动性,在探究中相互合作、交流的科学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二、教学准备
木块、木板、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动画和视频引入,白板上展示动画并播放视频,大家思考一下,从为什么小汽车急刹车后可以停下来?为什么筷子能提起装满米的杯子? 学完本节课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进行新课一、摩擦力[互动游戏]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把手掌放在桌子上,用力向前推,要求保证手掌在桌面上不滑动,体会一下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兴趣,顺利的引入本节课。
有种力阻碍你的手,这种力发生在什么部位呢?也就是说这种力发生在桌子与手的接触面上。这种力我们把它称为摩擦力。大家总结一下摩擦力的定义。 1.接触面______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摩擦力呢?或者说你用摩擦力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接下来请大家再把手伸出来,这次仍然把手放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但是保证手在桌面上滑动,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这个力发生在什么位置呢?2.当物体_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摩擦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就是滑动摩擦力。在我们同学刚刚举的例子中那个属于滑动摩擦力呢?[演示实验]我手里平拿着黑板擦静止不动,想一想我的手与板擦之间又没有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吗?我们以前学习过弹力和重力它们都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家思考一下滑动摩擦力应该如何来测量呢?我们打开教材,看书上的演示实验,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知道这个木块在滑动的过程中受桌面给它的一个滑动摩擦力,在弹簧的拉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木块保持匀速运动,也就是说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拉力的大小即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面我们画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影响弹力的因素是物体的形变;影响重力的因素是质量,那么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大家先猜想以下,分小组谈论一下。 讨论好了我们可以小组派代表举手回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矫正,并让他们举例说明。 我们同学说了很多影响因素,有些貌似也很有道理,下面我们选出三种有代表性的来研究一下: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 以前我们学过如果我们要研究有多个变量共同影响某一个物理量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现在我们就进行探究一:____和____一定时,我们来改变______。 如何改变1呢?非常好,这里有我设计好的表格,请大家看一下我这个表格又没有问题?探究二:____和____一定时,我们来改变______。如何改变2呢?我们发现当把小木块横放在木板上时接触面积较大,而当把木块竖放在木块上时我们发现接触面积比较小。探究三:____和____一定时,我们来改变______。如何改变3呢? 接下来请大家动手实验并完成手中的学习卡。教师巡视并指点。分小组把你测得的数据给大家展示一下分析表格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给与鼓励。 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有股劲阻止手前进。 学生思考并回答:手指、手心、手的下半部分(整个手掌)。学生一起回答:阻碍 学生思考并踊跃回答:檫黑板时黑板与板擦之间存在摩擦力;滑滑梯时存在摩擦力;拖地时拖把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仍然有力在阻碍手的运动。桌子与手的接触面上。学生一起回答:滑动。 滑滑梯、擦黑板、拖地等等。学生回答:有不属于,因为手与板擦之间保持静止不动。学生思考。学生动手画出的示意图。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我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有关系;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与体积有关… 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学生自己把横线补充完整:2与3一定,改变1。用木块与木板;木块与毛巾。测量次数只有一次,我们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控制1和3一定,改变2。 把手中的长方体木块横放或者竖放接触面的面积就会不同。控制1和2一定,改变3。把手中的的砝码放在木块上。学生实验。 学生报出每组做的数据。学生总结实验结论。(1)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无关。(2)当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约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总能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动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以致用的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比较不同点与相同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总结的能力。
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内容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小结,学会梳理知识。
布置作业:查询资料“除了滑动摩擦力还有其它形式的摩擦力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整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充分展示了新课标的教学设计风格。教学设计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整堂课始终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具体的展示了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在各小组报自己的实验数据时,有的小组实验数据出现了问题应给与及时的纠正,在教师的带领下重新实验,而不是直接叫其它组来回答;在试验后应当增加中考的例题加以解释说明,能使学生更易理解。
五、板书设计:
8.3摩擦力(一)
1、摩擦力
1.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当物体滑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1.猜想:
2.实验探究:
3.数据记录:
探究一:
试验次数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毛巾
1
2
3
探究二:
试验次数 横放 竖放
1
2
3
探究三:
试验次数 0 2 4
1
2
3
4.结论:(1)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有关。
(2)当接触面所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约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