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5 16: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2.2019年12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主席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澳门回归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下列哪些属于明清时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和下西洋 ③雅克萨之战
④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⑤郑成功收复台湾 ⑥康熙平定噶尓丹叛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3.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5.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八股取士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设置明经科
6.下列事件中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是
A.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D.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7.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清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八回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这本小说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8.下列科技著作,不属于明朝的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9.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10.文艺作品根植于社会生活亦反映社会风貌。下列文艺作品中,借助贾、史、王、薛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牡丹亭》 D.《红楼梦》
11.下列属于古代中国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有 ( )
①秦 ②西汉 ③隋 ④五代十国 ⑤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12.清朝政府为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祖国东南海防采取的措施是
A.在台湾开垦荒地 B.驱逐荷兰侵略者出台湾
C.大陆居民移居台湾 D.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3.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4.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5.15世纪初,中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时代。郑和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
16.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④
17.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三司六部
C.设立东厂 D.设立中书省
18.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
A.宣政院 B.西藏巡检司 C.达赖喇嘛 D.驻藏大臣
19.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0.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
A.苏商和鲁商 B.徽商和浙商 C.晋商和徽商 D.鲁商和晋商
二、简答题
2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22.中国梦,民族梦,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国家的统一。请回答:
(1)元朝统一中国的时间为何时?中央又分别设置了哪些机构管理边疆哪些地区?
(2)清朝初年,面对沙俄的侵略,清军奋起反抗,双方激战的地点在哪里?其结果怎样?
(3)你觉得中华民族的复兴还离不开哪些因素?至少写二条。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A 7.B 8.D 9.D 10.D 11、D 12.D 13.A 14.D 15.B 16.D 17.C 18.D 19.B 20.C
21.(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
(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
22.(1)1279年;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岛)和澎湖列岛
(2)雅克萨;沙俄大败,双方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双方的边界
(3)国家的强盛、法制的建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等。
23.(1)唐朝?
(2)班禅。康熙皇帝。
?(3)驻藏大臣。?
(4)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