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
1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1亿有多大》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是一节研究性数学实践活动课。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研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一)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介绍后谈话引入
出示一张纸,让学生感受厚度,教师指出:我们突发奇想,如果要把一亿张纸摞起来,然后踩着它登上高峰,你认为可能吗?引发争议
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确定方案
1.猜一猜。
出示一张纸,让学生感受它的轻、薄,然后突发奇想,要踩着一亿张摞起来的高度去登世界最高峰。
学生发挥想象,猜测能否登上世界最高峰?
意见出现分歧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38张.103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通过取100张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
取100张为基数,进行测量。
(3)以100张纸为例。
①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选择。)
②问: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
100000张呢?--1000厘米
1000000张呢?--10000厘米
10000000张呢?--100000厘米
100000000张呢?--1000000厘米
1000000厘米也是个很大的数字,我们把它换算成哪个单位更便于理解呢?(米)
怎么换算呢?1000000÷100=10000(米),
我们刚才用了一种方法来知道一亿张纸的厚度-推算。
③推算结果。
一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
问:你们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你感觉怎么样?
活动3【活动】(三)小组合作.开展活动。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1.出示活动主题:?????????????????
①一亿粒米有多重?
②数一亿个小棒要多久?
③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有多长?
④1亿秒的时间约是几年需几天?
⑤一亿枚一角硬币是多少钱
⑥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⑦一亿张练习纸拼起来能铺满多大一块地方?
2.介绍分组活动设想:
第一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数出100粒米,再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最后再算出一亿粒米的质量。
第二小组:先合作测出数100个小棒的时间,再推算出数一亿个本子的时间。。
第三小组:先量出小组成员手拉手的长度,在算出每人的平均长度,最后算出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的长度。
第四小组:1亿秒的时间约是几年需几天
第五小组:一亿枚一角硬币是多少钱。
第六小组:先上网查阅一棵大树大约能生产多少双一次性筷子,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第七小组:先算一张纸的面积,再推算出一亿张纸的面积。
3.活动要求:
①组长按活动主题和要求将成员分工后活动,要确保每一位组员都能参与活动。
②请及时的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并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分析中可将最终数据与生活中常见数据作对比)
③活动结束后,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
4.学生活动,师巡视。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5.展示交流.激发冲突
各小组汇报整个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鼓励其他学生根据同学的汇报质疑问难,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激发知识冲突。
活动4【讲授】(四)拓展认识.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来进行研究的?
教师指出: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设计意图:在应用中巩固方法,进一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