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相交线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相交线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5 09:14: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相交线测试(教师版)
一、单选题
1.(2018·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初一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直为点O,∠BOD=50°,则∠COE=(  )
A.30° B.140° C.50° D.6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EO⊥AB,



故选B.
2.(2017·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A.0,1,3 B.0,2,3 C.0,1,2,3 D.0,1,2
【答案】C
【解析】分四种情况:①三条直线平行,有0个交点;②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1个交点;③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线有2个交点;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故选C.
点睛:本题没有明确平面上三条不重合直线的相交情况,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时要分各种情况解答,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形,不要遗漏,否则讨论的结果就不全面.
3.(2017·杭州市第十五中学初三一模)如图,直线l1∥l2∥l3,等腰Rt△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l1,l2,l3上,∠ ACB=90°,AC交l2于点D,已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则AB:BD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
如图,作, ,
∵,
∴,
∵,
∴,
在和中,
∴,
∴,
∵与的距离为1, 与的距离为3,
∴,
∴,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2019·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一期中)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分析】
根据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错误,应该是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距离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平行公理,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2020·河南省初一期末)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DOB,∠COD=55°45′,则∠AOD=( )
A.68°30′ B.69°30′ C.68°38′ D.69°38′
【答案】A
【分析】
先根据平分,求出∠COB,再利用互补求∠AOD
【详解】
∵OC平分∠DOB,∠COD=55°45′
∴∠COB=55°45′,∠DOB=55°45′+55°45′=111°30′
∴∠AOD=180-111°30′=68°3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简单推理,计算过程中,设计到了分这个单位,需要注意,分与度的进率是60
6.(2020·开封市第五中学初一月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和∠4互为内错角 B.∠2的同位角只有∠4
C.∠6和∠7互补 D.∠2和∠1互为邻补角
【答案】D
【分析】
根据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解答即可.
【详解】
A、∠1和∠4互不是内错角,故此选项错误;
B、∠2的同位角不是只有∠4,还有几个,如∠5也是,故此选项错误;
C、∠6和∠7不一定互补,只有c∥d才互补,故此选项错误;
D、∠2和∠1互为邻补角,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和邻补角,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解答.
7.(2019·广东省广州六中初一期中)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
A.∠4,∠2 B.∠2,∠6 C.∠5,∠4 D.∠2,∠4
【答案】B
【分析】
同位角: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根据此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
∴∠1与∠2是同位角,∠5与∠6是内错角,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位角和内错角的概念,解题关键是熟记内错角和同位角的定义.
8.(2020·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月考)如图,从直线外一点向引四条线段,,,,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答.
【详解】
解:由图可知PB⊥EF
∵垂线段最短
∴在,,,,其中最短的一条是:PB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关键.
9.(2018·安徽省初一期末)角和是同旁内角,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无法确定
【答案】D
【分析】
角和是同旁内角,表示这两个角有一定的位置关系,但无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如下2个图,角和都是同旁内角的关系,但无大小关系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概念,需要注意,只有在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当没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仅有位置关系,无大小关系.
10.(2018·陕西省初一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若∠COE=140°,则∠BOC=(  )
A.50° B.60° C.70° D.80°
【答案】D
【分析】
直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得出∠EOD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对顶角的定义得出答案.
【详解】
∵∠COE=140°,
∴∠EOD=40°,
∵OE平分∠AOD,
∴∠AOE=∠EOD=40°,
∴∠AOD=80°,
∴∠COB=80°.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以及对顶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得出∠EOD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1.(2020·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一月考)如图,直线a,b相交,若∠1与∠2互余,则∠3=_____.
【答案】135°.
【分析】
由∠1与∠2互余,且∠1=∠2,可求出∠1=∠2=45°,进而根据补角的性质可求出∠3的度数.
【详解】
解:∵∠1与∠2互余,∠1=∠2,
∴∠1=∠2=45°,
∴∠3=180°﹣45°=135°,
故答案为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对顶角及邻补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共有同旁内角________对.
【答案】24
【分析】
根据三线八角的特点,对四条直线产生的6个交点,两两一组进行分类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
观测点A和点B,同旁内角有2对;A和C有2对;A和D,没有同旁内角;A和E有2对;A和F有2对.B和C有2对;B和D有2对;B和E有2对;B和F没有同旁内角.C和D有2对,C和E没有同旁内角,C和F有2对.D和E有2对;D和F有2对.E和F有2对.共有2×12=24对.
故答案是:24.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三线八角中的同旁内角,正确理解同旁内角和准确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3.(2019·全国初一单元测试)探究题:
(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对;
(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对,同旁内角有___对;
(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对.(用含n的式子表示)
【答案】(1)4,2,2;(2)12,6,6;(3)2n(n-1),n(n-1),n(n-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内错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根据同旁内角是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中间的位置的角,可得答案.
试题解析:(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4对,内错角有 2对,同旁内角有 2对.
(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 12对,内错角有 6对,同旁内角有 6对.
(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2n(n-1)对,内错角有 n(n-1)对,同旁内角有n(n-1)对,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此类题确定三线八角是关键,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
14.(2018·全国初一课时练习)100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不含平角)_______对,邻补角________对.
【答案】9900 19800
【解析】
10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每个交点处有两组对顶角,4对邻补角,故100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一点共有4950×2=9900(对)对顶角,
有4950×4=19800(对)邻补角,
故答案为:9900,19800.
15.(2018·鄱阳县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若平面上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_____对内错角.
【答案】24
【分析】一条直线与另3条直线相交(不交于一点),有3个交点,每2个交点确定一条线段,共有3条线段,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4=12条线段,每条线段两侧共有2对内错角,由此可知内错角总数.
【详解】∵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
∴共有3×4=12条线段,
又∵每条线段两侧共有2对内错角,
∴共有内错角 12×2=24对,
故答案为:24.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主要考查的是内错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熟记内错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两对内错角.
16.(2018·北京北方交大附中第二分校初一期末)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3,2)的点共有 个.
【答案】4
【解析】
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是2,1的点,即距离坐标是(2,1)的点,因而共有4个,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弄清题意,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2018·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期末)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若∠EOB=55°,则∠BOD=_________.?
【答案】70°
【分析】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根据,因与互为邻补角,则+=180°,从而求出∠BOD的大小.
【详解】
∵OE平分∠COB,
∴∠COB=2∠EOB(角平分线的定义),
∵∠EOB=55°,
∴∠COB=110°,
∵+=180°,
∴∠BOD=180°?110°=70°.
故答案是:7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邻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邻补角互补.
三、解答题
18.(2019·全国初一单元测试)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O,M,射线OP在∠AOE的内部,且OP⊥EF,垂足为点O.若∠AOP=30°,求∠EMD的度数.
【答案】60°
【解析】
试题分析:由OP⊥EF,∠AOP=30°,求出∠EOB=180°-30°-90°=60°.再根据AB∥CD,得出∠EMD=∠EOB=60°.
试题解析:∵OP⊥EF,
所以∠EOP=90°.
又因为∠EOB+∠POE+∠AOP=180°,
所以∠EOB=180°-∠AOP-∠POE.
因为∠AOP=30°,所以∠EOB=180°-30°-90°=60°.
因为AB∥CD,
所以∠EMD=∠EOB=60°.
故答案为60°.
19.(2019·揭西县宝塔实验学校初一单元测试)已知AO⊥OB,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0C的平分线OD,OE,
(1)如图1,当∠BOC= 7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2,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D0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且∠AOC为钝角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相应的∠DOE的度数
【答案】(1)45°;(2)45°;(3) ∠DOE的大小发生变化.45°或135°.
【分析】
(1)由∠BOC的度数求出∠AOC的度数,利用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OD与∠COE的度数,相加即可求出∠DOE的度数;
(2)∠DOE度数不变,理由为: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COD为∠AOC的一半,∠COE为∠COB的一半,而∠DOE=∠COD+∠COE,即可求出∠DOE度数为45度;
(3)分两种情况考虑,同理如图3,则∠DOE为45°;如图4,则∠DOE为135°.
【详解】
(1)因为AO⊥OB,所以∠AOB=90°.
因为∠BOC=70°,所以∠AOC=90°-∠BOC =20°.
因为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所以∠COD=∠AOD=10°,∠COE=∠BOE=35°,
所以∠DOE=∠COD+∠COE=45°
(2)∠DOE的大小不变.理由如下:
∠DOE=∠COD+∠COE=∠AOC+∠COB=(∠AOC+∠COB)=∠AOB=45°
所以∠DOE的大小不变.
(3)∠DOE的大小发生变化情况为,
如图3,则∠DOE为45°;如图4,则∠DOE为135°,
分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
∵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 ∠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45°;
如图4所示,∵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COD=∠AOC,∠COE=∠BOC,
∴∠DOE=∠COD+∠COE=(∠AOC+∠BOC)=×270°=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平分线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0.(2018·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为了探究n条直线能把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
①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
②两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4部分;
③三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7部分;
④四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11部分;
……
把上述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列表分析:
直线条数 把平面最多分成的部分数 写成和的形式
1 2 1+1
2 4 1+1+2
3 7 1+1+2+3
4 11 1+1+2+3+4
… … …
(1)当直线条数为5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写成和的形式:______;?
(2)当直线条数为10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
(3)当直线条数为n时,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答案】16; 56. 部分.
【分析】
(1)根据已知探究的结果可以算出当直线条数为5时,把平面最多分成16部分;
(2)通过已知探究结果,写出一般规律,当直线为n条时,把平面最多分成1+1+2+3+…+n,求和即可.
【详解】
(1)16;1+1+2+3+4+5.
(2)56.根据表中规律知,当直线条数为10时,把平面最多分成56部分,即1+1+2+3+…+10=56.
(3)当直线条数为n时,把平面最多分成1+1+2+3+…+n=部分.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通过直线分平面探究其中的隐含规律,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解决此题关键是写出和的形式.
21.(2018·全国初一单元测试)如图,已知AB∥CD,CN是∠BCE的平分线.
(1)若CM平分∠BCD,求∠MCN的度数;
(2)若CM在∠BCD的内部,且CM⊥CN于C,求证:CM平分∠BCD;
(3)在(2)的条件下,连结BM,BN,且BM⊥BN,∠MBN绕着B点旋转,∠BMC+∠BNC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答案】(1)90°;(2)见解析;(3)∠BMC+∠BNC=180°不变,理由见解析
【分析】
(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补角的定义可得结果;
(2)由垂直的定义可得∠MCN=90°,即∠BCN+∠BCM=90°,利用等式的性质可得2∠BCN+2∠BCM=180°,又因为∠BCE=2∠BCN,可得∠BCD=2∠BCM,即得结论;
(3)延长AB至F,过N,M分别作NG∥AB,MH∥AB,则有NG∥AB∥MH∥C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易得∠BNG=∠ABN,∠CNG=∠ECN,∠BMH=∠FBM,∠CMH=∠DCM,由∠MBN=∠MCN=90°,可得∠ABN+∠FBM+∠ECN+∠DCM=18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结论.
【详解】
(1)∵CN,CM分别平分∠BCE和∠BCD,
∴BCN=∠BCE,∠BCM=∠BCD,
∵∠BCE+∠BCD=180°,
∴∠MCN=∠BCN+∠BCM=∠BCE+∠BCD=(∠BCE+∠BCD)=90°;
(2)∵CM⊥CN,∴∠MCN=90°,即∠BCN+∠BCM=90°,
∴2∠BCN+2∠BCM=180°,
∵CN是∠BCE的平分线,∴∠BCE=2∠BCN,
∴∠BCE+2∠BCM=180°,
又∵∠BCE+∠BCD=180°,∴∠BCD=2∠BCM,
又∵CM在∠BCD的内部,∴CM平分∠BCD;
(3)如图,∠BMC+∠BNC=180°,延长AB至F,过N,M分别作NG∥AB,MH∥AB,则有NG∥AB∥MH∥CD,
∴∠BNG=∠ABN,∠CNG=∠ECN,∠BMH=∠FBM,∠CMH=∠DCM,
∵BM⊥BN,CM⊥CN,∴∠MBN=∠MCN=90°,
∵∠ABN+∠MBN+FBM=180°,∠ECN+∠MCN+∠DCM=180°,
∴∠ABN+∠FBM+∠ECN+∠DCM=180°,
∴∠BMC+∠BNC=∠BMH+∠CMH+∠BNG+∠CNG=∠ABN+∠FBM+∠ECN+∠DCM=180°,
∴∠BMC+∠BNC=180°不变.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应用相关性质以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2.(2017·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一期末)如图,已知 OD 是∠AOB 的角平分线,C 为 OD 上一点.
(1)过点 C 画直线 CE∥OB,交 OA 于 E;
(2)过点 C 画直线 CF∥OA,交 OB 于 F;
(3)过点 C 画线段 CG⊥OA,垂足为 G.
根据画图回答问题:
①线段______的长度就是点C到OA的距离;
②比较大小:CE______CG(填“>”或“=”或“<”);
③通过度量比较∠AOD与∠ECO的关系是:∠AOD______∠ECO(填“>”或“=”或“<”);
【答案】①CG;②>;③=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呼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即可得到结论.
试题解析:①线段 CG 长就是点C到OA的距离;
②比较大小:CE > CG(填“>”或“=”或“<”);
③通过度量比较∠AOD与∠ECO的关系是:
∠AOD = ∠ECO.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相交线测试(学生版)
一、单选题
1.(2018·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初一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直为点O,∠BOD=50°,则∠COE=(  )
A.30° B.140° C.50° D.60°
2.(2017·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A.0,1,3 B.0,2,3 C.0,1,2,3 D.0,1,2
3.(2017·杭州市第十五中学初三一模)如图,直线l1∥l2∥l3,等腰Rt△ABC的三个顶点A,B,C分别在l1,l2,l3上,∠ ACB=90°,AC交l2于点D,已知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则AB:BD的值为(  )
A. B. C. D.
4.(2019·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一期中)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2020·河南省初一期末)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DOB,∠COD=55°45′,则∠AOD=( )
A.68°30′ B.69°30′ C.68°38′ D.69°38′
6.(2020·开封市第五中学初一月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和∠4互为内错角 B.∠2的同位角只有∠4
C.∠6和∠7互补 D.∠2和∠1互为邻补角
7.(2019·广东省广州六中初一期中)如图,直线AD,BE被直线BF和AC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
A.∠4,∠2 B.∠2,∠6 C.∠5,∠4 D.∠2,∠4
8.(2020·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月考)如图,从直线外一点向引四条线段,,,,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
A. B. C. D.
9.(2018·安徽省初一期末)角和是同旁内角,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无法确定
10.(2018·陕西省初一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若∠COE=140°,则∠BOC=(  )
A.50° B.60° C.70° D.80°
二、填空题
11.(2020·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一月考)如图,直线a,b相交,若∠1与∠2互余,则∠3=_____.
12.(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共有同旁内角________对.
13.(2019·全国初一单元测试)探究题:
(1)如图1,两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对;
(2)如图2,三条水平的直线被一条竖直的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对,内错角有___对,同旁内角有___对;
(3)根据以上探究的结果,n(n为大于1的整数)条水平直线被一条竖直直线所截,同位角有______对,内错角有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对.(用含n的式子表示)
14.(2018·全国初一课时练习)100条直线两两相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不含平角)_______对,邻补角________对.
15.(2018·鄱阳县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若平面上四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_____对内错角.
16.(2018·北京北方交大附中第二分校初一期末)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3,2)的点共有 个.
17.(2018·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初一期末)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若∠EOB=55°,则∠BOD=_________.?
三、解答题
18.(2019·全国初一单元测试)如图,已知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O,M,射线OP在∠AOE的内部,且OP⊥EF,垂足为点O.若∠AOP=30°,求∠EMD的度数.
19.(2019·揭西县宝塔实验学校初一单元测试)已知AO⊥OB,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0C的平分线OD,OE,
(1)如图1,当∠BOC= 7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2,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D0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且∠AOC为钝角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相应的∠DOE的度数
20.(2018·全国初一课时练习)为了探究n条直线能把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
①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
②两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4部分;
③三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7部分;
④四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11部分;
……
把上述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列表分析:
直线条数 把平面最多分成的部分数 写成和的形式
1 2 1+1
2 4 1+1+2
3 7 1+1+2+3
4 11 1+1+2+3+4
… … …
(1)当直线条数为5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写成和的形式:______;?
(2)当直线条数为10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
(3)当直线条数为n时,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21.(2018·全国初一单元测试)如图,已知AB∥CD,CN是∠BCE的平分线.
(1)若CM平分∠BCD,求∠MCN的度数;
(2)若CM在∠BCD的内部,且CM⊥CN于C,求证:CM平分∠BCD;
(3)在(2)的条件下,连结BM,BN,且BM⊥BN,∠MBN绕着B点旋转,∠BMC+∠BNC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
22.(2017·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一期末)如图,已知 OD 是∠AOB 的角平分线,C 为 OD 上一点.
(1)过点 C 画直线 CE∥OB,交 OA 于 E;
(2)过点 C 画直线 CF∥OA,交 OB 于 F;
(3)过点 C 画线段 CG⊥OA,垂足为 G.
根据画图回答问题:
①线段______的长度就是点C到OA的距离;
②比较大小:CE______CG(填“>”或“=”或“<”);
③通过度量比较∠AOD与∠ECO的关系是:∠AOD______∠ECO(填“>”或“=”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