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边的图案是
A.红十字会会旗 B.澳门区旗 C.香港区旗 D.奥运会会旗
2.在每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身着特色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总是能吸引众多目光。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
3.它的回归,“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次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里的“它”是指(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钓鱼岛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①促进民族团结②缩小东西差距③各民族共同发展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5.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历史原因是()
A.日本割占台湾岛 B.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7.我国对待少数民族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科教兴国战略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和平共处制度
8.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9.下列图片蕴含的信息与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无关的是
A. B.C. D.
10.在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提到的“离开”祖国怀抱的七个地方中,澳门是最早“离开”的。澳门回归前,被下列哪个国家长期占领(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11.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C.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2.“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女欢聚一堂。”这条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指的是
A.青藏铁路 B.川藏公路 C.青藏公路 D.新藏公路
13.1997年6月30日,英军在最赚钱的殖民地伴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C.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14.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党的会议一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对内改革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一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祖国统一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15.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和睦共处的秘诀在于
A.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各不相同
C.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
D.相互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6.中国能够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港澳同胞渴望归祖国 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C.英葡两国主动放弃统治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7.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凭借内政外交的强悍,被称为“铁娘子”,她在解决某问题时碰到有“钢铁公司”之称的邓小平。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A.西藏解放 B.台湾回归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8.2013年是广西、宁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两区各族人民纷纷进行庆祝活动,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1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20.我国能成功的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国际地位的提高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综合国力的增强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23.2008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海运、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正式实施。协议的实施
①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②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③开创了两岸交往新时代
④有利于两岸经贸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雄辩地说明(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C.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二、简答题
25.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6.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也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作不懈努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回答:
(1)列举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
(2)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解放?西藏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3)建国后我国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管理制度?
27.请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年月日)?
28.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9.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分裂之家能弄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
⑵2014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8周年纪念日。18年前,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还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
⑶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取得了怎样的相同结果?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C 7.A 8.A 9.C 10.B 11.A 12.A 13.A 14.C 15.D 16.D 17.C 18.B 19.B 20.D 21.D 22.C 23.D 24.C
25.(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
(2)“一国两制”。香港。
(3)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实现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4)加强民族团结;加强两岸交流;等等。
26.(1)设立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等。
(2)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香港回归时间:1997.7.1;澳门回归时间:1999.12.20
28.(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构想
(5)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
29.(1)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2)一国两制,澳门
(3)林肯是用武力形式,邓小平是用和平方式。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不管是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任何势力都抵挡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