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01)六年级上册 第4单元保护环境复习卷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2001)六年级上册 第4单元保护环境复习卷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3 14: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四单元练习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本练习卷共三大题,总分 100 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共 20 分。)
( )1.光从空气中进入三棱镜时,前进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 )2. 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留下影子。
( )3. 万花筒和潜望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 )4.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为人们提供了光和热。
( )5.当没有光照射物体时,我们也能看见物体。
( )6.雨后放晴,我们在面对太阳的方向看到彩虹。
( )7.相同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其反射能力越弱;表面越粗糙, 其反射光线的能力越强。
( )8.光源数量越多,照射的面积越大,影子就越淡。
( )9. 小孔成像实验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屏幕距小孔越远得到的 像越大。
( )10. 当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或水棱镜时,光的前进方向会发生改
变,把原来的白色光分解成红、橙、黄、绿、棕、蓝、紫 等 7 种不同颜色的光。
二、把所选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入括号里。(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
1
)
( )1. 下面属于光源的是?
A. 霞光 B.燃烧的火堆 C.月亮
( ) 2. 我们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大一些,下面哪个做法 是正确的?
A.把手离光源更远些 B.把手离光源更近些 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 )3.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反射强烈的阳光使人头昏眼花,影响人们正常 生活,这属于什么污染?
A.废渣污染 B.光污染 C.废气污染
( )4.小孔成像实验其他条件不变时, 蜡烛距离小孔怎么样,像会越大?
A.越近 B. 越远 C.都可以
( )5.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通过小孔在屏幕留下怎样的像?
A.倒立 B. 正立 C.倾斜
( )6. 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A.沿直线 B. 沿曲线 C.都可以
( )7. 物体影子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变化都与什么有关?
A.光线的强弱 B. 光源的位置 C.物体的颜色
( )8. 影子形成需要的条件是?
A.光源、阻挡物、屏幕
B. 光源、阻挡物 黑暗的环境
C.光源、温度、屏幕
( )9. 以下关于镜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镜子是 一种表面平滑、透明的,具有反射能力的物体
B. 在阳光下,我们不可以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C. 在阳光下,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反射阳光
( )10. 两面镜子夹角越小,所观察到物体的像数量会怎样?
A.越少 B. 越多 C. 没有变化
( )11. 可以用来测量物体反射光的强弱的实验仪器是?
A.测力计 B. 照度计 C. 温度计
( )12. 相同物体,表面越光滑,其反射光线能力会怎样?
A.越强 B. 越弱 C. 没有变化
( )13.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发生什么,才能使我们看到这个物体?
A.反射光线 B. 吸收光线 C. 自行发光
( )14. 螺纹是一种变形的什么?
A.斜面 B.滑轮 C. 轮轴
( )15.阳光通过三棱镜,把原来的白光分解成什么颜色的光? A. 红、橙、黄、绿、褐、蓝、紫 7 种不同颜色的光 B. 红、橙、黄、绿、蓝、靛、紫 7 种不同颜色的光 C. 红、橙、黄、绿、棕、蓝、紫 7 种不同颜色的光
( )16. 第一次提出阳光能分解出七种色光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 爱迪生 C. 伽利略
( )17. 人们可以利用光缆进行通信是利用了光的什么功能?
A.照明 B. 传递信息 C.传热
( )18. 制作潜望镜时,镜子怎么摆才合理呢?
A. 60° B. 45° C.30°
( )19.在两面夹角成 45°镜子前放置一个物体,可以观察到多少个像?
A.5 B.6 C.7
( )20.在万花筒中会产生千变万化的对称图案的原理是?
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散射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探究小孔成像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 )→( )→( )
A.把两张白卡纸都竖立在桌面上,其中一张用铅笔扎一个 3-5 毫米的小孔,另 一张作为屏幕;
B.准备实验材料:蜡烛、两张白卡纸和有小铁夹、火柴。 C.观察实验现象。 D.按蜡烛、有小孔的挡板和屏幕的顺序排成一条直线; E.点燃蜡烛,调节蜡烛或屏幕的位置;
2、探究不同光滑程度的物体对反射光线的影响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 )→( )→( )
A、再用照度计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 B、准备两张同种材质的银色锡箔纸,照度计,手电筒等材料。 C、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D、一张锡纸保持光滑平整,将另一张锡纸揉皱。 E、打开手电筒,将光束保持相同角度分别照射在两张锡纸进行光反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