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热点专题专题九: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热点专题专题九: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5 14: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通用版本 高三年级
专题九:是人口红利,
还是人口问题?
人口迁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地理过程之一。2019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高达5.47亿,已成为全球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如此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及其在空间的集疏过程,势必将对集聚的城镇地区、迁出的农村地区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广泛而强劲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 北方人民南迁 ,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 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 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谋生、战后逃生、政治需要)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2) 北方战乱 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3) 统治阶级 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人口迁移的方式:政府组织,如开垦边疆、保卫边境等;自发迁移,如躲避战乱、经济谋生等。
4.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 ,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 江南的开发 ,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 开发南洋 ,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 人口分布日渐合理 ,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6)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考点拓展:1.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
?①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②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④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考点拓展:2.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
二、新中国的人口迁移


(一)、1953-1960? 政策迁移时期
省际迁移:沿海迁往东北、西北、西南
(人口最大的流入地是黑龙江省,迁入率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迁出人口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山东省)
迁移趋势:农村人口有组织的迁往城镇
("大跃进”时期劳动力不足使得大量农民流入城市)
迁移原因:政府计划性流动
(国家将科研机构、工业密集工厂内迁至西北、西南边疆省区,东北有大量苏联的援助项目)
迁移特点:流量大、组织性强
(主要由政府组织,各年人口迁移率达50% )
(二)、1960-1977??低潮减缓时期
省际迁移:无规律性
(“文化大革命”、自然灾害导致人口迁移混乱)
迁移趋势:城市流向农村
(粮食供应不足,城镇人口精简)
?
迁移原因:政治原因与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十年“文革”)
迁移特点:流量减小、无规律
(人口普查数据有误、逃荒与越境居民无法统计)
(三)、1977-1985? 初步回升时期
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移
(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由净迁出区向净迁入区逆转)

1979-1985年74城镇乡-城人口迁移人数
迁移趋势:农村重新流向城市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释放大量劳动力,1980年拨乱反正后知识分子调回城市)
迁移原因:政策放开、经济发达区吸引力显现
迁移特点:流量回升、政府控制人口流动
(四)、1985-至今? 快速、稳定分化时期
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移
迁移趋势: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和卫星城
迁移原因:经济吸引力占最重要因素
(户籍松动导致省会城市开启人口吸引模式,产业转移也给热门二线城市带来机遇,对于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地产行业也是一个去库存的好机会)
迁移特点:流量大、多城市出现人口回流
(以城市群核心城市为终极目标的“中间站”城市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示意图
三、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三、近代殖民活动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美洲族群的变化
(1)表现:
①印第安人的锐减: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②非洲黑人增加: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为殖民者的种植园与矿山提供劳动力。
③欧洲人的增加:欧洲人移民进入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增加。(2)影响:改变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英国殖民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变化
(1)殖民:最初,澳大利亚只是作为英国流放犯人的场所;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加紧在澳大利亚建立农场;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
(2)影响:土著居民遭驱赶与屠杀,人口锐减;更多的英国人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迁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19世纪初,英美等国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缺少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签订,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2)开发美洲: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为生活所迫、或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的主要劳动力。
(3)开发大洋洲:华工在种植园与矿山辛勤劳动,促进当地的开发。
四、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阶段与路线:
①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20世纪70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大量非洲劳动力流向中东产油国。
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吸引许多亚非移民。
④20世纪90年代:处于社会制度转型期的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3)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
①劳工迁移: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的工作是制造业部门的体力劳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脏活累活。
②精英迁移:
a.原因: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雇佣单位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b.特点: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糙英迁移”的新趋势。
这在跨国公司尤为明显,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作为移民中的“精英”,在跨国公司发挥重要作用。
2.难民的困境与救助
(1)产生原因: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
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原因被迫离开祖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2)分类:战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等。
(3)地区: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迫害的犹太难民;二战后主要产自中东、非洲和印度支那等地区。
(4)国际社会的努力: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自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3.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总体特征:移民社会存在本土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文化认同问题,既有融合趋势,也经历冲突与调和的过程。
(2)代表国家与地区:
①美国
a.移民文化: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进入美国,共同建设美国,形成了美国以欧洲文化为主流,并吸纳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及北美印第安文化的美国“移民文化”。
b.影响:族群与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创新的活力,同时存在族群间矛盾与冲突。
②中国上海
a.原因:1843年开埠通商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的中心。
b.海派文化:居民来源广泛,除国内众多省份的移居者外,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各界人士,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
c.影响:创新求变的城市精神使上海引领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使上海走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前列。
?
1.(2019·江西南昌三模)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
A.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
B.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
C.清前期四川比湖南、广东更稳定
D.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
解析:B 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移至南方,此后南方一直保有经济优势,故A项错误;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不是战乱、政权更迭所导致的被动性移民,而是在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支持下的移民行为,经历了明清易代的战乱,四川地广人稀,人口剧减,说明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故B项正确,C项错误;集权制度影响移民走向,但“决定”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
2..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摆卖鱼虾、桨橹等商品的圩市,房屋店铺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图)。宜民市的设置源于(  )
A.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
B.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
C.“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
D.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C 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并非全面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满汉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中“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说明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渔民内迁,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广州的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
解析: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宋代,材料提供的时间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北方南迁的人口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南方经济得到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南方经济开发的程度,故D项错误。
3.(2019·河北邢台质检)据史料记载,自建兴元年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入。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4.(2019·河南洛阳摸底)东晋、南朝设置专门的侨州、侨县来安置各地的南迁移民。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南徐州、南兖州、南豫州等,侨州内总人口为96万,从北方南迁的侨民,约占了人口的1/6。由此可知,北民南迁(  )
A.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B.有利于南方经济发展
C.使全国人口分布均匀 D.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
解析:B 人口南迁与边疆开发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迁的人口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B项正确;题中并未针对全国人口分布进行论述,故C项错误;题中并未牵涉人口南迁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故D项错误。
5.(2019·四川教考联盟二诊)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则有约500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  )
A.加速了工业化发展进程 B.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
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
解析:A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这一时期大量人口移居美国,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加速了美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故选A项;美国国内的种族矛盾一直存在,排除B项;这一时期大量移民的涌入对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排除C项;国内市场的形成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移民涌入的结果,排除D项。
6.(2019·海南卷,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解析:B 据材料“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说明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故选B项;材料厦门鼓浪屿、漳州、泉州只是部分地区不是遍及中国乡村,排除A项;材料“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表明保留中式风格,排除C项;材料“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说明不仅仅见于通商口岸,排除D项。
7.(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届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具田器、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 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
——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000万,到2000年,超过9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鳊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
【答案】
(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
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
(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
(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解析】(1)依据材料“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等方面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结合所学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等方面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
(3)依据材料“‘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8.(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片包含有丰富的历史和现实信息。如图为新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预测图。
【设问角度】
从图片中任意提取两项信息进行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人口问题的认识。
【答案】层次一:提取信息并进行说明
信息一:新中国成立的前20年,人口增长迅速。说明: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对世界战争的忧虑,政府鼓励生育;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安定的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理论不成熟。
信息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不断下降。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传统生育观念的改变。
信息三:新中国成立至今,人口红利得到了最大释放,当前已进入历史拐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说明:中国人口的增长基本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低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明显减少,老年人口急剧增加,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层次二:针对新中国以来的人口问题谈认识。
认识:人口增长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国情适时调整人口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