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二6.2 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二6.2 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5 18: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6.2罗斯福新政
一、单选题
1.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场通货紧缩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时缓解社会矛盾,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罗斯福的下列措施中无法用来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向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补贴 B.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
C.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 D.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
2.1929-1933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美国把苏联作为主要的冷战对象
B.苏联对美国进行商品倾销
C.美国并未认识到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D.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方法
3.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罗斯福遭到大部分垄断资本家和大城市3/4的共和党与保守派的反对,却得到劳工强有力的支持。这反映出(?? )
A.罗斯福的政策只有利于劳工阶层
B.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利益
C.发展工会成为罗斯福政策的核心
D.罗斯福政府失去对劳资关系的控制
5.1937年3月21曰,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 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 )
A.钢铁公司已形成了全行业的垄断
B.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C.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
D.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6.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要取得成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为此他采取了(??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规定最高工作时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7.???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
A.进行社会救济??????????????????????? B.推行社会保障
C.推行以工代赈??????????????????????? D.协调劳资关系
8.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了这场经济危机( )
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 D.波及地域广阔
9.下面是1933—1937年美国政府兴办的公共工程统计表(部分),这些工程的兴建所体现的罗斯福新政重要举措是(?? )
项目 国有公园 桥梁 机场 公共建筑 公路 下水道
数量 20万英亩 7.7万座 285座 12.2万幢 66. 4 万英里 2.4英里
A.以工代赈?????B.复兴工业?????C.调整农业?????D.整顿金融
10.—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
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11.1935年8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主要包括失业保障、老年保障及其他各种津贴。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提高工人的收入水平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
D.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
12.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书中说道:“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 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B.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
C.减耕减产,降低产品价格
D.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
13.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以雷霆手段博得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好评,连摩根家族也承认:“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罗斯福总统的崇拜,他就任总统一个星期的成就简直匪夷所思,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 )
A.罗斯福新政胜利在望
B.整顿金融业树立了新政信心
C.美国人都崇拜罗斯福
D.罗斯福找到解决危机的良方
14.陈启懋指出,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垂死、腐朽的状态, 重新恢复生机,而且新政的施行,标志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材料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改变了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升级
C.使传统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D.克服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危机
15.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16.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调整工业生产?????????????????????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D.整顿财政金融
17.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如此盛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 )
A.刺激外贸,复苏经济?????????????????? B.恢复银行经营信誉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扩展市场消费能力
18.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此立法属于新政哪方面的内容 (?? )
A.缩减???????B.突破口?????C.增加就业?????D.劳资关系
二、材料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1.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根据上文概括指出它的主要目的。
2.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从材料“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时缓解社会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农民发放补贴、社会救济、实行最低工资等措施一方面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缓和了社会矛盾,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冷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故A错误;材料虽然强调苏联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但是并不能认定就是倾销,故B错误;根据材料中美国财长和农业部长的谈话可以看出,其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于苏联,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故C符合题意;从材料无法看出美国政府对苏联的指责目的是转移国内矛盾,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1936年罗斯福总统遭到垄断资本家、共和党和保守派反对,却得到劳工强有力支持,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使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劳工的利益,B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只有利于劳工阶层”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工会”的信息,排除C;材料不能表明罗斯福失去对劳资关系的控制,排除D。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頒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它还 要求资方保证工人最低工资、最髙工时、規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力和改善劳动条件,材料反映的是在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下,资本家做出了让步,改善了工人的待遇和减少了工作时间,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经济危机时间是 1929 ~ 1933年,并且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拖推行中出现的 问题,无法体现“政治危机”,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场经 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排除D。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题干论述罗斯福重视小雇主的作用,据所学可知通过制定公平的经营章程,能有效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有助于小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失业的公民而言,与小雇主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规定最高工作时间与最低工资标准并非鼓励中小企业的措施,故排除C、D 两项。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材料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金融、工业等危机,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巨大,C项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爆发突然”“影响深远”“波及地域广阔”,排除A,B,D三项。
9.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目的在于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也就是以工代赈政策,故选A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A项,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故A项正确。B项,一战期间苏俄尚未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故B项错误。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宣告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而材料中的时间与此不符。故C项错误。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A项,经济危机的时间是1929-1933年,题干时间是1935年,经济危机并没有日益严重,此时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已经进入恢复阶段。故A项错误。B项,題干中主要说明的是关于失业保障、老年保障及其他各种津貼等社会保障措施,与工人的收人水平无关。故B项错误。C项,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没有建立计划经济,C项说法本身与史实不符。故 C项错误。D项,罗斯福政府颁布《社会保险法》主要是为了促进生产和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好转。 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題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措施。A项,经济危机期间,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的收入下降,农业调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稳定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故A项正确。B项,经济危机期间,刺激产品出口会引起贸易战,从而加剧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C项,经济危机期间,农产品价格本来就已经猛跌,因此降低产品价格会引起市场的动乱和农民的不安。故C项错误。D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投机行为是无法防止和避免的。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査罗斯福新政。A项,题干中说的是新政一开始的成效,没有提到新政是否接近胜利。故A项错误。B项,根据材料“他就任总统一个星期的成就简直匪夷所思”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最开始从整顿金融行业展开,获得一定成效,为新政树立了信心。故B项正确。C项,题中问的是罗斯福得到好评的原因,美国人都崇拜他是新政施行后的结果,并非原因。故C项错误。D项,题中“一开始”“一个星期”都是指新政才开始,不能由开始的措施就推断出这是“良方”。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A项,传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罗斯福新政并没有 改变其性质。故A项错误。B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升级,而是克服其缺点完成转变。故B项错误。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罗斯福新政正符合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D项,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因此其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消除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材料中反映的是为保障民生而制定法规(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这说明罗斯福新政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而转变政府职能。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材料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推动工会建设”与通过立法使自己的政策长期推行无关;遏制社会主义也没有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信息说明罗斯福采取救济的措施,故B项合题意。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D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属于调节劳资关系方面的内容,故选D。
19.答案:1.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经济。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使美国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