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期数学 第三单元 《乘法》单元测评卷(原卷)
测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 分)
1.25×40 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 0.
A.三 2 B.四 2 C.四 3
2.在右边的竖式中,“64”表示( ).
A.64 个百 B. 64 个十 C. 64 个一
3.下面哪个算式的积最接近 2800.你的选择是( ).
A.41×58 B.39×71 C.92×49
4.一个乘数乘 10,另一个乘数也乘 100 倍,积就( ).
A.乘 100 B.乘 110 倍 C.乘 1000
5. □5×22 的积是三位数,□中可以填的数有( )个.
A.4 B.5 C.9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几个 0。 ( ) .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五位数。 ( ) .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4.( )×50<3500,括号里最大能填 70. ( )
5.因为□×4=220,所以□×12=660。 ( )
三、填空。(每空 1 分,第 1 小题 4 分,第 3 小题 4 分,共 23 分)
1.请用表格法计算“43×25”,并填在下表中。
×
2.已知 13×7=91,不计算,那么 130×7=( ),13×70=( ),
130×70=( ),13×( )=9100
3.把算式补充完整:□0×□0=3600 □0×□0=4000
4. 算式 250×□,要使积的末尾有 2 个 0,□最小是( );要使积的末尾有 3 个 0,□最小是( )。
5.学校进行爱心捐赠,买了 8 个书包,每个书包 89 元。大约需要( ) 元钱。
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它是最大的一位数的( )倍。
7.在○里填上“>”“<”或“=”。
15×60○16×50 510×4○40×51 36×16○17×35 4×7×19○30×19
8.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则积( )。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乘数( ),积就( )。
四、计算。(共 36 分)
1.直接写得数。(12 分)
230×0= 25×80= 12×20= 50×18=
20×50= 45×40= 25×10= 130×30=
200×30= 390÷3= 77×22≈ 45×29≈
2.用竖式计算。(共 10 分)
29×44= 49×38= 25×56= 99×45= 48×48=
3.脱式计算。(9 分)
789+11×29 720-12×25 36×(215-198)
4.圈一圈,填一填。(5 分)
五、解决问题。(共 30 分)
1.(请用两种方解答)(6 分)
2.水果店运来 800 千克梨,已经卖出 18 筐,平均每筐 3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梨没有卖出?(4 分)
3.学校把图书借给 27 个班,平均每班借 45 本,还剩下 719 本。学校一共有图书多少本?(4 分)
4.李叔叔带了 800 元,想买 25 个书包。够吗?(4 分)
34 元/个
5.三年级 1 班有男生 28 人,女生 19 人,每人献爱心捐出 25 元。 ?
(请在横线上提出一个至少用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6 分)
6.(如右图)小芳从学校出发走了 25 分,每分走 60 米。
(1)如果是向东走,现在在少年宫的东面还是西面?在图中用“△”表示出来。(4 分)
(2)如果是向北走,大概走到哪个位置?在图中“☆”表示出来。(2 分)
B 卷 拓展训练(20 分)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6 分)
(1) (2)
2. 用数字 4、5、6、7 各一次,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 ),最小是( )。(6 分)
3. 找规律填出图中缺少的数。(3 分)
4.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一个乘数 34 看成了 43,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 99。正确的积是多少?(5 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期数学 第三单元 《乘法》单元测评卷(解析卷)
测试时间:7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B卷 总分
得分
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 分)
1.25×40 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 0.
A.三 2 B.四 2 C.四 3
解析: 25×40=1000;所以1000是四位数,末尾有3个0;故答案选C.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点评:要求两个数的乘积是几位数,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在右边的竖式中,“64”表示( ).
A.64 个百 B. 64 个十 C. 64 个一
解析:2个十乘以32得64个十,所以表示的是64个十.故答案选B.
考点:对认识乘法的理解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乘法的理解,理解乘数的2是指20的意思.
3.下面哪个算式的积最接近 2800.你的选择是( ).
A.41×58 B.39×71 C.92×49
解析:41×58≈40×60=2400. 39×71≈40×70=2800. 92×49≈90×50=4500.故答案选B
考点:估算
点评:考查学生对估算的灵活运用.
4.一个乘数乘 10,另一个乘数也乘 100 倍,积就( ).
A.乘 100 B.乘 110 倍 C.乘 1000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100,得到的积乘10×100=1000.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5. □5×22 的积是三位数,□中可以填的数有( )个.
A.4 B.5 C.9
解析: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22=45…10;
□5≤45,□5×22的积是三位数,那么□里面可以填1、2、3、4;
所以,□中可以填的数字有4个.故选:C.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4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一定只有几个 0。 ( ) .
解析:比如:25×40=1000,末尾只有1个0,但是积的结果出现了3个0,故答案为:×
考点:认识乘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五位数。 ( ) .
解析:因为100×100=10000,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小于10000,所以不可能是五位数,故答案×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
解析:比如:3×1=3,3+1=4,故答案为:×
考点:认识乘法
4.( )×50<3500,括号里最大能填 70。 ( )
解析:70×50=3500,3500不小于3500,故答案为:×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5.因为□×4=220,所以□×12=660。 ( )
解析:220÷4=55,55×12=660,故答案为:√
考点:整数的乘法除法及应用.
三、填空。(每空 1 分,第 1 小题 4 分,第 3 小题 4 分,共 23 分)
1.请用表格法计算“43×25”,并填在下表中。
×
× 40 3
20 800 60
5 200 15
解析:800+200+60+15=1075
2.已知 13×7=91,不计算,那么 130×7=( ),13×70=( ),
130×70=( ),13×( )=9100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依次得出:(910),(910),(9100),(7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3.把算式补充完整:□0×□0=3600 □0×□0=4000
解析:容易发现:60×60=3600, 50×80=4000,故依次填:6,6,5,8.
点评: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4. 算式 250×□,要使积的末尾有 2 个 0,□最小是( );要使积的末尾有 3 个 0,□最小是( )。
解析: (1)由于其中一个乘数已有1个0,故只需要再出现1个0,所以□最小是填2,
(2)由于其中一个乘数已有1个0,故只需要再出现2个0,所以□最小是填4,
故依次填:2,4.
点评: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5.学校进行爱心捐赠,买了 8 个书包,每个书包 89 元。大约需要( ) 元钱。
解析:计算:8×89≈8×90=720元 故依次填:720.
考点:乘法估算及应用.
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它是最大的一位数的( )倍。
解析: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最大的一位数:9; 积为:99×10=990,990÷9=110
故答案为:990,110.
考点:两位数的乘法,整数除法及应用.
7.在○里填上“>”“<”或“=”。
15×60○16×50 510×4○40×51 36×16○17×35 4×7×19○30×19
解析:(运用计算或估算)依次填:>,=,<,<。
考点:整数乘法,估算,大小比较.
8.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则积( )。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另一个乘数( ),积就( )。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0倍,则积扩大100倍.一个乘数扩大十倍,另一个数不变,积就扩大10倍(此题结果不唯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四、计算。(共 36 分)
1.直接写得数。(12 分)
230×0=0 25×80=200 12×20= 240 50×18=5400
20×50=1000 45×40=1800 25×10= 250 130×30=3900
200×30=6000 390÷3=130 77×22≈1600 45×29≈1500
2.用竖式计算。(共 10 分)
29×44=1276 49×38=1862 25×56=1600 99×45=4455 48×48=2304
3.脱式计算。(9 分)
789+11×29 720-12×25 36×(215-198)
=789+319 =720-300 =36×17
=1108 =420 =612
4.圈一圈,填一填。(5 分)
解析:16×2=32(表示2个16得32) 16×10=160(表示10个16的160) 32+160=192(表示32与160的和是192).
考点:认识乘法
五、解决问题。(共 30 分)
1.(请用两种方解答)(6 分)
解析:
法一:先算1栋楼的户数:17×4=68 户 再算13栋楼的户数:68×13=884户
法二:先算13栋楼的层数:13×17=221层 再算总户数:221×4=884户
答:一共有884户。2.水果店运来 800 千克梨,已经卖出 18 筐,平均每筐 3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梨没有卖出?(4 分)
解析:卖出的千克数:18×35=630千克
剩下的数量:800-630=170千克
答:还剩下170千克没卖。
3.学校把图书借给 27 个班,平均每班借 45 本,还剩下 719 本。学校一共有图书多少本?(4 分)
解析:借出的图书数:27×45=1215本
总的数量:1215+719=1934本
答:学校一共有图书1934本。
4.李叔叔带了 800 元,想买 25 个书包。够吗?(4 分)
35元/个
解析:书包的总价:25×35=875本
800<875
答:不够。
5.三年级 1 班有男生 28 人,女生 19 人,每人献爱心捐出 25 元。 ?
(请在横线上提出一个至少用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6 分)
解析:问题:全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全班人数:28+19=47人 捐款数:25×47=1175元
答:全班一共捐款1175元。
6.(如右图)小芳从学校出发走了 25 分,每分走 60 米。
(1)如果是向东走,现在在少年宫的东面还是西面?在图中用“△”表示出来。(4 分)
(2)如果是向北走,大概走到哪个位置?在图中“☆”表示出来。(2 分)
解析:(1)小芳的路程:25×60=1500米
1500-1000=500米 现在在少年宫的东面500米。
(2)2000-1500=500米 大概在烈士陵园的南面500米处。
B 卷 拓展训练(20 分)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6 分)
(1) (2)
解析:(1)此题的关键是5,两数相乘出现5的可能性不多,可以多尝试即可。
65×11=715,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填:5,1,1,6,5,6,5,7,1.
(2)此题的关键在积中末尾出现了4和0,以次作为突破口,很容易完成。
28×53=1484,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填:2,8,5,8,1,4,1,4,8,4.
2. 用数字 4、5、6、7 各一次,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是( ),最小是( )。(6 分)
解析:最大的是:74×65=4810,最小的是:.46×57=2622.
3. 找规律填出图中缺少的数。(3 分)
解析:通过前2题我们发现规律为:(17+13)×20=6000;(11+19)×30=900
3600÷60=60 60-31=29 缺少的数是29.
4.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一个乘数 34 看成了 43,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 99。正确的积是多少?(5 分)
解析:.乘数多看了:43-34=9 其中一个乘数:99÷9=11
正确结果:11×34=374
答:正确的积是37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