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课时优案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课时优案1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5 18:4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雷雨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①郁热(  )   ②沉吟(  )   ③樟木(  )
④弥补(  ) ⑤江堤(  ) ⑥昧心(  )
⑦惊愕(  ) ⑧谛听(  ) ⑨伺候(  )
答案 ①yù ②yín ③zhānɡ ④mí ⑤dī ⑥mèi ⑦è ⑧dì ⑨cì
2.词语辨用
(1)指使·支使
为了弄清这件事的幕后    者,他    我帮他调查。
(2)委屈·委曲
这件事对你来说很不公平,你心里一定感到非常    ,但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你一定会    求全的。
(3)义气·意气
同学之间再讲    ,关键时刻也不能    用事,原则还是第一位的。
(4)固执·顽固
任性的孩子都很    ,家长如果放任不管,将来会形成    不化的性格。
答案 (1)指使 支使 (2)委屈 委曲 (3)义气 意气 (4)固执 顽固
解析 (1)都有“使别人做某事”的意思。异:①“指使”是指挥;煽动某人去做某事,偏重指出主意的人在背后不露面。②“支使”是命令人做事或使人到别处去。
(2)“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勉强服从;事情的底细和原委;(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
(3)“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因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勇气、态度,也形容有义气。
(4)都有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坚信不疑且不听取他人意见的意思。异:①“固执”是中性词,指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认识,坚持到底。可以形容持正确想法的人,也可以形容持错误想法的人。②“顽固”是贬义词,意思是思想愚昧保守,不接受新事物。通常指此人坚持自己错误的想法和意见。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要说现阶段玉米市场是一帆风顺的话,偶尔它还会有局部震荡;要说大涨大跌,显然也是言过其实。(  )
解释:
 
(2)这封信让Nancy妈妈如梦初醒,自己望女成凤,长期以来实行“填鸭式”教育,却忽略了对女儿身心发展的关心。(  )
解释:
 
(3)我们是住在同一单元并且对门的两家人,可由于平时各忙各的,虽然门当户对,却也很少往来。(  )
解释:
 
答案 (1)×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这里用来形容“玉米市场”,不合语境。句中应改为“风平浪静”。
(2)√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3)× 门当户对: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用在此处望文生义,误以为是“对门”的意思。
1.阅读课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答案 三十年前的矛盾 个人恩怨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
2.分析课文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暴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
 
答案 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人之间的情感冲突;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冲突。鲁大海与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悲剧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对立,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3.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鲁大海不为周朴园的威逼利诱所吓倒,坚持斗争,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但他缺乏斗争经验,性格鲁莽,还不够成熟。
B.鲁大海与周朴园二人之间的父子、劳资冲突是《雷雨》矛盾冲突中最本质的冲突,而这一冲突在所选片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C.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揭示了周朴园作为资本家对罢工工人的血腥镇压及其罪恶的发家史,也充分揭示了周朴园的老奸巨猾与冷酷阴险。
D.鲁侍萍亲眼见到周朴园对亲生儿子毫无情义,也看到了周萍蛮横无理地打鲁大海,本应是父子、母子、兄弟之间的会见变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使鲁侍萍极其失望与悲愤,因而最终做出了出走的选择。
答案 B
解析 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共同构成《雷雨》矛盾冲突中最本质的冲突。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举步维艰)
B.以后她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遇人不淑)
C.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软硬兼施)
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蒙在鼓里)
答案 C
解析 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句子是“忽而”而不是“同时”,所以意思不同,不可替换。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使用正确。B项,“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使用正确。D项,“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事情真相一点儿也不了解。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文是节选自《雷雨》的第二幕中间的两场戏,将周、鲁两家的夫妻、父子、兄弟等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复杂的周朴园的思想感情。
B.欣赏《雷雨(节选)》,要注意分析、总结这两场戏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和冲突,看看在冲突中揭示的人物性格,在矛盾中体现的社会特点。
C.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大资本家,疯狂地掠夺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的人,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D.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都有潜台词,比如“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一句就表达了周朴园对侍萍的误解。
答案 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周朴园的”应移至“复杂”前面。B项,照应有误,最后两句的语序应为“看看在矛盾中体现的社会特点,在冲突中揭示的人物性格”。C项,成分残缺,在“疯狂”前加“是个”或去掉“的人”。
3.下面对剧中人物潜台词(画线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B.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C.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不必这样费心。]
D.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思念多年的亲生儿子,如今不仅形同陌路,兄弟成仇,而且成为蛮横凶残的强盗,这不由让人痛心疾首。]
答案 C
解析 “不必这样费心”错,C项中的潜台词表示“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
4.对下列破折号作用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朴园 你——你贵姓?(表示思考间隔)
B.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 ……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话题转换)
答案 A
解析 表示声音的延长。
二、精段鉴赏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7题。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 (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 (厉声)下去!
仆人们 (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 萍 (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 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你!
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5.选段中“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句显示的鲁侍萍的心态是(  )
A.对周萍痛打鲁大海的切齿痛恨。
B.想说穿真情,教育周萍,又觉着没有必要,于是机智地转换话题。
C.对周萍恨铁不成钢,又不便明说的失望之情。
D.充分表现出她与儿子相见但又不能相认的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
答案 D
解析 A项,“痛恨”错;B项,“没有必要”错;C项,“恨铁不成钢”错。
6.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答:
 
答案 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无恶不作的阶级本性,在愤怒地痛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之后,鲁大海又顽强地跟周朴园的仆人们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强盗。
鲁大海的斗争明显地表现出他经验不足,从他的语言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鲁莽和幼稚。但通过他们的斗争,我们可以看出鲁大海那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
解析 通读文段,找到对应区域,概括出鲁大海的所言、所为,即可得出答案。第二问根据前文大海斗争的局限性及意义得出。
7.这段文字中周朴园两个“厉声”的戏剧舞台说明的含义是什么?
答:
 
答案 前一个“厉声”是周朴园企图阻止鲁大海揭发他罪恶的发家史,写出了周朴园恼羞成怒的神情。后一个“厉声”为了显示他封建家长的权威,表现了他对亲生儿子的复杂感情。
解析 对周朴园的话第一次用“厉声”这一舞台说明,是在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揭露其罪行时说出的,这严重损害了他的利益和尊严。第二次用是在仆人一起把鲁大海打流血时,周朴园厉声说“不要打人”,这表现了对自己亲生儿子的复杂感情。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