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5单元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5单元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5 15:13:54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7课时
可能性
1.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
(重点)
2.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
预测。
(难点)
3个人只有一台电视,都能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么如何决定看什么节目呢?必须想出一个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公平的办法决定看什么节目。你能想出什么公平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知识点
可能性
什么是确定事件?什么是不确定事件?
(1)确定事件: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如:太阳从东边升起等。这样的事件叫确定事件。
(2)不确定事件: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
的,如:明天会下雨等。这样的事件叫不确定事件。
在上面表兄妹看电视中,如何才能保证公平?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因为白球多,图钉落地后,针尖朝上朝下的可能性一样大。
落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因为绿色区域的面积最大。
可将绿色区域一部分变为红色,使红色区域的面积最大。
1、(选自教材P106
T1)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
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
那么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要使摸出红
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同,可以怎么做?。

答:从口袋里拿掉一个红球或者往口袋里添加一个白球。
2、(选自教材P107
T3)有3个小正方体。
淘气可能抛的是第2个小正方体,笑笑可能抛的是第1个小正方体,奇思可能抛的是第3个小正方体。
3、(选自教材P107
T4)奇思和妙想做抛硬币的游戏
(硬币是均匀的)。
(1)奇思前三次抛的结果都是正面朝上,第四次一定
会是正面朝上吗?
答:不一定正面朝上。因为硬币是均匀
的,所以第四次仍有两种可能,有
可能正面朝上,也有可能反面朝上。
(2)妙想抛10次硬币,一定是5次正面朝上、5次反
面朝上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答:不一定正好“5次正面朝上,5次反面朝上”。
作业: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共28张PPT)
第16课时
统计
1.正确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重点)
2.明确统计图的特征,会绘制、分析统计图。
(难点)
收集整理数据、统计表、统计图,求平均数等。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和统计图。
知识点
统计
1、(选自教材P102
T1
)。
(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
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
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
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
①男女生人数;
②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③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④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⑤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书籍……
(2)如:
①制作男女生人数统计表,需要收集男生的总人数与女生的总人数;
②制作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需要收集喜欢篮球项目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喜欢乒乓球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
(3)如: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4)如:
①从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中可知:六(1)
班男生有22人,女生有18人,全班有40人,男
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5%,女
生占全班人数的45%……
②从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可
知:六(1)班男生喜欢篮球项目的人数最多,
六(1)班女生喜欢跳绳项目的人数最多……
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调查记录。如:了解六年级男、女生人数。
②查阅资料。如:收集珍稀动物种类。
③做实验获取数据。如:研究黄豆发芽率。
2、(选自教材P102
T2)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
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内容。
③确定调查方式。④呈现调查数据。
⑤分析调查数据,解决问题。
①直接收集数据的方法:测量法、调查法、实
验法等。
②间接收集数据的方法: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
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调查结果如下:
(选自教材P102
T3)
可以画出条形统计图,并提出一些问题。
能直观地看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各个项目间的关系。
(3)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扇形统计
图又有什么特点?
20÷50%=40(元)
答:笑笑的零花钱共有40元。
(4)举例说明学过的几种统计图各自的
特点。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
4、(选自教材P102
T4)什么是平均数?平均
怎么计算?
1、(选自教材P103
T2)看图回答问题。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平
均体重有什么变化?
答:年龄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
均体重增加得快?
答:女生在11岁到12岁的年龄段平均体重
增加得快。
(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成正比例吗?试举例
说明理由。
答:不一定成正比例;例如老人的年龄增加体
重不一定增加。
(4)从图上,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男生在11岁到12岁的年龄段平均体重
增加的速度比较平稳。
2、(选自教材P104
T5)笑笑家5月支出及储蓄情况如
下图。
(1)笑笑家5月的伙食费共花了800元,笑笑家
的支出及储蓄总共是多少元?
答:笑笑家的支出和储
蓄总共500元。
(2)根据扇形统计图,把下表填写完整。
400
20
300
20
400
100
5
3、(选自教材P105
T7)淘气调查了甲、乙两班
各10名同学的跳远成绩,数据如下(单位:cm)。
答:我准备从跳的距离进行比较。
比较两个班10名同学的跳远成绩有什么不同。
(1)你准备从哪些角度进行比较?与同伴进行交流。
答:甲班的平均成绩是180.3厘米较;乙班的平均成绩是185.8厘米。
(2)淘气准备比较两个班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请你
也试一试。
(3)笑笑列出了下表准备进行比较,填一填,比一比。
0
4
2
1
3
0
0
2
0
2
2
1
2
1
作业: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共28张PPT)
第18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进一步巩固列表法和猜想与尝试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
(重点)
2.能运用列表法和猜想与尝试的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
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到开始寻找规律。
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1、(选自教材P108
T1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画图
列表
猜想与尝试
从特例开始
寻找规律
(选自教材P108
T2
)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画图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答:第二天的成交量是78辆。
2、(选自教材P109
T2
)图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画一个表来帮忙,把信息记录下来,并进行推理。
淘气、笑笑和奇思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笑笑不喜欢踢足球”说明他可能参加航模小组和电脑小组,“淘气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说明淘气可能是足球小组和航模小组,“奇思喜欢航模”说明笑笑和淘气不可能是航模小组,因此笑笑参加电脑小组,淘气参加足球小组。

×
×
×

×

×
下表是妙想体重的变化情况。
说一说妙想10岁前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0~1周岁,小明生长最快,1~2周岁生长较快,而2~6周岁生长最慢,6~10周岁生长较为缓慢。
3、(选自教材P109
T3
)猜想与尝试。
用猜想的方法先将鸡和兔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表中呈现,然后进行验证。
从表中可知,先假设鸡和兔各有10只,那么它们共有60条腿,发现比54多了,也就是假设的兔的只数多了;再假设鸡有11只,兔有9只,共有58条腿,还是比54多,接着再减少兔的只数,依次类推,发现当鸡有13只,兔有7只时,共有54条腿。
用学过的知识验证一下你打猜想吧!你一定可以的。
4、(选自教材P109
T4
)六(1)班10名同学进行
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
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用点表示参加比赛的人,用连线表示两人之间进行比赛。
从表中可知,当为2人时,比赛场数为1;
当为3人时,比赛场数为1+2;
当为4人时,比赛场数为1+2+3;
由此得出当为n人时,
比赛场数为:1+2+3+4+…+(n-1),
所以照此规律,参赛人数为10时,比赛场数为:1+2+3+4+…+(10-1)=45(场)。
1、5名同学参加乒乓球赛,每名同学之间不塞
一场,一共需要进行多少场?
1+2+3+4=10(场)
答:一共需要进行10场。
2、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总页的30%,
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读4页,还剩下44页没有
读。这本书有多少页?
1+2+3+4=10(场)
3、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兔共有20个头,60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
2x+4y=60
x+y=20
x=10,y=10
答:鸡有10只,兔有10只。
4、在100位游客中,有75人懂法语,有83人懂
英语,另有10人这两种语言都不懂,既懂法
语、又英语的游客有多少人?
答:既懂法语、又英语的游客有16人。
作业: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