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花非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2花非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25 17: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非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学唱,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感受中国
古诗词的音乐魅力。
2.引导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
吟诵中感知词曲的紧密关系。
教学重点: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
气息和朦胧美。
教学难点:
尝试二部合唱,注意音准,音色的把握。
1、导入
听音乐进教室
师:聆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马上就要步入今天的音乐课堂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诗和音乐是那样密不可分的,当我们听着这样的音乐,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诗歌来。有人说,春天就像冬天刚刚梦醒的时候,只要你用心聆听,就能听到花儿开放的声音。
2、学唱低声部
1
单音
DO、MI、SOL
(1)我们听
(PPT播放第一片花瓣飘落so)
师唱
sol
-
让我们把它捧住,一起来。生唱
sol
-
(2)又有一片花瓣飘落了(PPT播放mi)
也把它捧住,一起来(生唱mi
)把它托住
(3)花儿一朵接着一朵(PPT播放do)
注意提醒学生气息的连贯、绵长,并提示学生音色要梦幻、缥缈
设计意图:创设花开花落的唯美意境,用“花开的声音”这种感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准sol、mi、do三个音
2
旋律片段a
让我们把这些花瓣串联起来
让花儿开得再饱满一点,提示学生注意四拍时值的保持。
3
旋律片段b
花儿在空中的飘舞是那样的肆意洒脱,注意有变化了。
4
旋律片段c
一阵风吹来,花儿似乎又掉落了,仔细听
让我们稳稳地把花瓣托住,让声音再绵长一点,像花儿的开放一样,带着甜蜜的感觉把声音送出去。
5
旋律片段d
桃花落了、梨花落了,花朵飘飘洒洒,再听,又有怎样的变化
La
这个音,通过多种手段把它唱准、唱稳。
6
低声部完整唱
聆听花开的声音,必须要是个有心人,一个懂得美、欣赏美的人。
让我们把所有掉落的花瓣串联起来
第一遍用律动手势,第二遍科尔文手势。
换气的提示、音色的要求、歌唱状态的提醒。
设计意图:把融入意境的sol、mi、do三个单音花瓣,幻化为每音四拍的旋律短句,每条短旋律融合情境,在一次次音准、节拍、气息的要求和稳固中逐渐加入新的音,增加难度的同时,也一直顺应着学生接受事物由浅入深的规律,直至低声部旋律完整出现。
7
低声部的音乐处理
师:春光无限美好,却又是那样的容易消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留住?
在最后两小节,加上怎样的音乐符号,可以把这份情感装在里面?
师范唱提示
生答:
渐慢、渐弱和无限延长记号
8
跟伴奏唱低声部
(1)跟钢琴弹高声部伴奏完整唱2遍
第一遍生跟师做科尔文手势,第二遍请生站起来唱,师指挥
(2)跟主旋律范唱的伴奏音乐
唱低声部
3遍~稳固
带律动
有音乐感。最后两遍用“wu
”唱,师指挥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小步子的教学设计,为高低两声部的融合作铺垫。低声部旋律完整学唱后,先跟钢琴弹奏的低声部伴,再跟着带有高声部主旋律的伴奏唱,最后跟带有高声部范唱的音乐跟唱低声部,为后面二声部的合作层层铺垫、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学唱过程中借助创设的情境,以情带声,情感线和技能线互相交织,相辅相促。

学唱高声部
1

初步感受乐曲
师:美美的歌声烘托之后,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了。刚刚我们唱的是花开的声音,现在我们来仔细地听一听,依山隐雾的乐声吧。(边听边跟老师律动)
2
歌词
介绍此曲的歌词是由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并请学生深情吟诵,用语言来感受诗的韵律、节奏。
3

诗与音乐
请学生们带着吟诵诗的感觉,把诗融入音符中学唱歌曲。体会诗的韵律和音乐旋律的贴合。
4

乐句的进行特点
边跟唱边律动,并通过律动感知乐句的特点。
由乐句进行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旋律慢慢推出去又渐渐地回落,这种旋律的进行,他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并再次在歌曲种体会诗所想要表达的内涵。
设计意图:歌曲非常具有古意古风,韵味十足。通过吟诵诗,把诗融入音符中,边唱边感受旋律起伏的特点,带领学生们吟唱诗歌,再次体会诗与音乐是那样密不可分。
5
歌曲处理
(1)前半段
师:通过带着吟诵地跟唱之后,我们发现诗的字、词与音乐是那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这一部分来体会下诗的意境与音乐的起伏是怎样贴合的。
(2)来如春梦
师:同学们这首写于唐朝的诗距现在有一千多年了,我们用音乐拨动了千年前的那一片飞花,那么美好的春天,那么美的梦,可他停留的时间不长的,正如歌中所唱“来如春梦不多时”让我们把这跨越千年的警示唱得肯定一点。让我们用音乐来告诉大家,注意这个“不”字。
(3)去似朝云无觅
师:美好的事物不仅像春天的梦一样容易消逝,也像朝云一般无处可觅。我们来唱一唱这句,
注意“云”字(la的律动手势)让“云”飘落下来,我们再把它托起来“无觅处”
6
完整唱高声部
两遍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依山隐雾的乐声,应该是怎样的感觉?对呀,是那样朦胧的,飘忽不定的,似梦非梦,所以要注意我们的咬字,可以咬得松一点。师示范。生唱。
跟伴奏唱,生律动
师指挥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放慢节奏的“小步子”教学环节,通过反复吟唱,逐句逐字体会诗的意境与音乐的起伏是怎样贴合,并由此理解这首艺术歌曲,并尊重每个学生属于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唱出属于自己的理解。

合唱
1


+

师:同学们继续来唱依山隐雾的乐声,注意聆听老师唱的是什么,我要和你们唱不一样的哦。
2合

+

音乐不断全体学生站起来唱
师: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请低声部的同学一起来唱花开的声音,并且注意两个声部互相聆听。
3

提示情感以及声部的互相聆听,记住我们的微笑不要消失,伴着歌曲带给我们的想象,用歌声投入地表现。
4

低声部用“wu”来唱,试着像青草一样呼吸,带着诗意带着想象。

介绍黄自
黄自三十年代,我国最重要的艺术音乐作曲家。他所创作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就如刚刚我们学唱的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了音乐、诗歌、钢琴伴奏三者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是艺术性极高的歌曲形式。
黄自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歌曲,就是因为他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咀嚼不尽的回味。
上海小荧星合唱团唱了《花非花》改编的合唱,不仅夺得合唱比赛的冠军,更是唱哭了现场的很多听众,让我们来欣赏一个小片段。

欣赏合唱《花非花》

小结
一首《花非花》,它穿越千年,让诗与音乐完美相融,它穿越近百年,给我们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启示。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再多唱唱、多体会,唱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