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2.能区分单质化合物。
3.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重点
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难点
电解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引言】
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
我们知道地球生活离不开水,水孕育着生命,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海洋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淡水却不足总水量的1%,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缺水状态。我们先复习一下第一章里的内容,我们学过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哪里?
【讨论】让学生三三两两议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讲述】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同学们猜想一下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是用氧气饱和的、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师:注意观察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
生:接通电源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师: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生:两支玻璃管里汇集了无色气体,液面降低,其中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比连接负极一端产生的气体少。测量一下,大约是2倍的关系。
教师:水电解后两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气体是同一物质,还是不同物质?电解得到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我们通过实验来鉴定。
教师演示: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木条燃烧得更旺。
师:这种气体能使木条余烬复燃,这种能使余烬复燃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教师演示: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开启活塞。
师:注意观察现象。
生:看到微弱的浅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
师:这种气体能燃烧,说明不同于上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教师讲述:实验表明: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反应属什么类型。
生甲: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生乙:这种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教师讲述:水电解时发生分解反应。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转变成跟水的状态和性质都不同的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教师讲述:要作出正确选择,泛指的物质是宏观概念,它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元素只分种类,不计个数,分子既分种类又计个数。大家讨论做出正确选择。
学生讨论后选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教师演示:点燃简易氢气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氢气,将点燃氢气的尖嘴导管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内。
教师展示集气瓶,请学生仔细观察集气瓶内壁发生什么现象。
生:原来干燥的集气瓶内壁蒙上一层水汽。
教师:实验表明: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板书:氢气(H2)+氧气(O2)水
教师提问: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什么?
生: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教师展示一瓶蒸馏水。
提问:纯净的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先让学生议论,然后请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生甲: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透明液体。
生乙: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
℃。
生丙:水的密度是1
g/cm3。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讲述: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实验测得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认为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目约为2∶1。氢和氧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测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约为2∶1。那么水的化学式怎样写?
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水的化学式H2O。
【小结】这节课学习了水的组成。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是维持生物生存、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爱护每一滴水。水能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充分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又要预防因水而引起的天灾人祸。
板书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1.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2.水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3.
氢气(H2)+氧气(O2)水
二、水的物理性质
三、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