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1水中的动物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0.1水中的动物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26 07:3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
在地球上,水域大约占地球表面的71℅,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海洋里有凶猛的鲨鱼,有体躯庞大的鲸,也有丰富的藻类;湖泊、池塘里有身体柔软的河蚌,也有善于跳跃的青蛙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认识水中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金鱼
小丑鱼
蝴蝶鱼
鱼类
红鲫鱼
气泡珊瑚(白色)






水母
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鹦鹉螺




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大鲵
蝾螈
青蛙


海豹
蓝鲸
哺乳动物
海豚
水中动物的种类


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梭子蟹
三角帆蚌
青蛙
珊瑚虫
座头鲸
鲨鱼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鲫鱼
体形
体色
体表
感觉
呼吸
运动
背深腹浅,是保护色
体形
体色
体表
黏滑,表面覆盖鳞片分泌黏液,减少水的阻力
梭形(纺锤形)
合作探究一:鲫鱼的外部形态
身体分部
头、躯干、尾
体侧有什么结构?
侧线
鲫鱼的身体分部
1
侧线
侧线的功能
侧线是特殊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变化,使鱼能准确定位,判断水中物体。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鳃耙
鳃丝
鳃弓

合作探究二:鲫鱼的呼吸器官
合作探究三:鲫鱼的运动器官
腹鳍
尾鳍
臀鳍
背鳍
胸鳍
探究鲫鱼的运动器官
——
鳍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活动目标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四、实施实验
五、得出结论
捆绑鱼鳍法
剪去鱼鳍法
用纱布和橡皮筋只包住某鳍,其他鳍不碰到!
静置2分钟,观察游动情况
鲫鱼的五种鳍分别有什么作用?
对维持平衡起关键作用
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
平衡,转换方向
平衡,转换方向
协调其他鳍,保持平衡
胸鳍
腹鳍
背鳍
臀鳍
尾鳍
讨论:
鱼为何能在不同水层停留?
鱼鳔
鲫鱼体腔内有个白色的鳔,鳔内充气体,能够调节鱼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使鱼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
梭形(纺锤形),减少水的阻力
覆盖鳞片,分泌黏液,减少水的阻力


侧线,感知水流变化,测定方向
体色
体形
体表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
感觉器官
鱼类的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鳍运动,用鳃呼吸。大多数鱼类的体形为纺锤形,身体表面有一层鳞片,能分泌粘液,保持身体的滑润,有利于在水中游泳。
鳍运动
鳃呼吸
1.小萌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亡的鱼中,她可以迅速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最佳方法是(

A.观察鳞片是否完整
B.观察体表是否湿润
C.观察鳃丝颜色是否呈鲜红色
D.观察体表有无伤痕

2.控制鲫鱼身体前进方向的器官是(

A.腹鳍 B.背鳍
C.胸鳍
D.尾鳍

3.夏天的早晨,在乡村,常常可看见养鱼人用水泵抽水,将水喷入鱼塘,其目的是(  )
  A.搅动水体,使饵料分散
  B.促使鱼多运动,不生病
  C.振动水面和空气,增加水体含氧量
  D.驱赶鱼群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4.在鱼的一侧投入一块小石子,鱼能立即向另一方向逃走,鱼灵敏的感觉来自(  )
  
  A.侧线
 
B.眼
 
C.鼻
 
D.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