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液体的压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经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3)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许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应用,让学学生会利用物理知识进行自救的意识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物理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经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
2.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实验法
四、实验器材
微小压强计,橡皮管,橡皮膜
教学过程
引入:在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视频
视频:水将车身淹没,人被困在车里,车门打不开
活动1:思考,水将车身淹没,车门打不开,是谁使车门打不开的?
预设:学生会说是水使车门打不开的,水对汽车门有压力的作用
过渡:水对车门有压力,说明水的内部存在压强,使车门无法正常打开。那我们本节课就
来研究液体的压强
引出课题:10.2液体的压强
活动2:水杯中装有水,水对水杯的底部有没有压强?
预设:有压强
过渡:我们如何可以体现出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呢?(更直观地体现)
类比:如何体现木块对水平桌面有压强?→海绵→在水杯底部装上橡皮膜→若橡皮膜凹陷则说明水杯底部受到水对它的压强
反问:水是不是只对水杯底部有压强呢?对水杯侧壁是否也有压强呢?我们可以怎么做?
配图分析
若橡皮膜凸起则说明液体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这样的实验思想我们称为转换法
演示:向PC管中倒入水,观察橡皮膜的改变
→通过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过渡:从这样的操作出发,若想知道液体的内部,其他位置是否有压强,我们可以怎么办?
→将PC管放入水中,膜向里凹陷则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过渡:产生液体内部压强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产生内部压强的原因
分析:①液体为什么会对底部产生压强?→液体的重力
②液体为什么会对侧壁也产生压强,导致落入水中的汽车无法将车门打开。
引导:若贴着水杯的侧壁放着一个固体会不会有压强,换成液体为什么就有了?
→液体具有流动性。
→产生液体内部压强的原因:
①液体自身的重力
②液体具有流动性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那么我们回到落水中的汽车思考这样的问题
汽车刚入水的时候车门能否打开?
为什么后来车门打不开了?
两侧的车门受到的液体压强一样大吗?
引入:刚落入水中时。车门可以打开,但是由于落水更深的时候液体压强变大了,
两测的车门变受到的野区可能一样大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猜想:你觉得影响液体内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预设:从汽车落水车门打不开,两侧车门压强是否相等来引导学生压强的影响因素
深度、液体的密度、方向
设计实验:A、实验中应采用什么探究试验方法
B、实验中如何反应液体压强
分析:a、探究某因素对液体压强影响的时候赢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控制变量
b、利用转换法的思想反应液体压强的大小,但是采用橡皮膜并不能精确反应压强大小,若形变程度不大,不能更好的形变(辨别不出来)
→压强计
→介绍压强计的使用
(图)构造:金属盒,橡皮膜,橡皮管,U型管
介绍:a、初始状态时,U形管液柱的高度是相同的
b、金属盒附上薄膜,通过橡皮管子与U形管的一端相连
c、按压橡皮膜,会挤压空气通过橡皮管挤压U形管中一侧
的空气
d、项链的液柱下降,另一侧升高
e、出现高度差
f、受到的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
活动:设计实验如何探究各个因素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时间:5min
→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分析:深度相同如何控制?
预设:固定压强计的头子的位置
对比:(图)若头子位置固定后,a、b中的深度是否相同?
→a、b水位应该相平
→深度到自由液面的高度
总结:落水后,若深度越大,汽车落水后的车门更难打开
过渡:那么汽车落水后,我们如何更好地自救呢?
→讨论:汽车落水后,有哪些自救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后→视频:一分钟学会汽车落水自救
板书设计:
10.2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二、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三、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在不同的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五、液体压强关系式:P=ρ液gh
教学反思:
(1)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操作上之后,教师的提示性语言、演示性操作,不能引起学生普遍注意,而集体暂停操作的做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打消学生探究的兴趣;所以,活动之前要充分考量,做齐各项准备工作.
(2)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的整合,但参差不齐的能力现状,给探究活动带来不少变数,面对多种变数指导就较为困难;所以,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劣搭配,由学生合作,尽可能化解出现的矛盾.
(3)活动环节多时间长,各组进程可能不一致,也会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对学生不要提过高、过全、一致的要求,课内做不好的,就课外补做好.不能因课内做不好,就没有探究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