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题导入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稳定政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东汉的兴亡
第13课
1、了解东汉的建立;
2、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
3、知道东汉衰亡的原因。
斩荆棘
光武中兴重振大汉
第一篇章
西汉王朝
王莽
篡政
东汉王朝
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开始逐步丧失威望。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
东汉的建立
时间
开国之君
都城
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东汉初年
1000多万
光武帝时
2100多万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戚宦争
黄巾起义汉室危急
第二篇章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哪些问题?
皇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即位年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幼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卒年
33岁
27岁
2岁
32岁
8月卒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6月废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汉顺帝末年的一首童谣
这些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影视剧中的张角
黄巾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组织
结果
黄巾起义和陈胜吴广起义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黄巾起义是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突发性较强。
相同点:
1、都是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2、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3、但他们都动摇了当权者的统治基础,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西汉王朝
王莽
篡政
东汉王朝
军阀
割据
东汉的兴亡
东汉的建立
东汉的衰败
建立:
措施:
结果: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
A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D
3.灭亡西汉的是(
)
A.刘秀
B.张角
C.王莽
D.王匡
C
完成历史助学58页
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