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步教学课件(共30张PPT2段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步教学课件(共30张PPT2段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27 15: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5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1.通过生活观察并阅读教材,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
学习目标
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下列现象吗?
将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晚上脱衣服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并且显得比较蓬松
新课引入
知识点
摩擦起电
1.
现象探究:生活中的摩擦起电
1
探究实验
现象
现象分析
归纳总结
将塑料梳子与头发摩
擦后靠近小纸屑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
料尺子靠近小纸屑
用和毛衣摩擦
过的气球靠近
细纸带
塑料梳子吸引小纸屑
塑料尺子吸引小纸屑
气球吸引纸带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气球在摩擦前并不能吸引纸屑和纸带,
但在和相应物品摩擦后具有了吸引纸屑和纸带的能力,这是
因为物体经过摩擦带了“电”。
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或者说摩擦使物体带了电荷)
新知探究
2.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新知探究
知识点
两种电荷
1.
现象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新知探究
图示
实验
现象
分析
探究归纳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互相排斥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同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玻璃棒带的电荷种
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
的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同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棒,橡胶棒带的电荷种
类一定是相同的,相同
的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不同,不同种类的电荷之间互相吸引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2)相同电荷间及不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是不同的。
新知探究
2.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新知探究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A、B两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球带正电,B球一定带负电
B.
若A球带正电,B球可能不带电
C.
A、B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D.
A、B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A
B
D
典型例题1
4.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通常用符号“Q
”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新知探究
5.
验电器
(2)作用: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1)
构造
新知探究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原子及其结构
(1)常见的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3
原子核
核外电子
新知探究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3)原子结构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
新知探究
氢原子示意图
锂原子示意图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4)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转移,所以不会带电。
新知探究
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摩擦起电
新知探究
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带负电
B.丝绸不带电
C.原子核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D.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D
典型例题2
知识点
导体和绝缘体
1.
现象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探究归纳
4
新知探究
(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
(2)分别用橡胶棒、金属棒、塑料绳、铜丝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A、B
的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1)用橡胶棒、塑料绳连接,验电器A、B的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2)用金属棒、铜丝连接的瞬间,验电器A的金属箔的张角减小,验电器B
的金属箔张开,之后不再变化。
电荷在金属棒、铜丝中可以定向移动,在橡胶棒、塑料绳中不能定向移动。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3)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2.
导体和绝缘体
新知探究
特别提醒:
①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叫做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带负电。
②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③绝缘体内并非不含电荷,而是缺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④注意电荷和电子的区别。
⑤注意“导电”和“带电”的区别。
新知探究
认识
电荷
微观
解释
引入
概念
两种电荷
原子的核式结构
导体、绝缘体
作用规律
检验
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验电器
引入
概念
电荷量
课堂总结
1.
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___,会_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带了电
吸引
课堂训练
2.
下列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将用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被粘起
B.电风扇的塑料叶片上常沾满灰尘
C.用固体胶可以将照片粘在中考报名表上
D.用干燥的毛刷刷衣服时,毛刷上粘着许多细微杂物
C
课堂训练
3.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B.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
C.毛皮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比较弱
D.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
C
课堂训练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任何物体摩擦后的玻璃棒都一定带正电,其他物体带负电
B.两个物体靠近时互相吸引,则一定一个物体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C.一个带正电的物体能够吸引另一个物体,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带负电
D.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D
课堂训练
5.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
C
课堂训练
6.(2018·河南中考)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A
课堂训练
7.
用丝线悬挂着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若C带负电,则(

A.
B可能带负电
B.
A、B一定都带正电
C.
B可能不带电
D.
A一定带负电
B
课堂训练
8.
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负电,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铜棒中无电流,甲、乙金属箔张角都不变
B.电流方向为乙→甲,甲、乙金属箔张角不变
C.电流方向为乙→甲,甲金属箔张角减小,乙金属箔张角增大
D.电流方向为甲→乙,甲金属箔张角减小,乙金属箔张角增大
C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