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5 21: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8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含义: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过程:
1964.10.16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1967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年


氢弹爆炸图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它相当于百万吨烈性炸药(TNT)的爆炸威力。
氢弹成功爆炸:
1967年
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验成功:
1966年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1970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掌握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国家。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
2001年1月,神舟二号
2002年3月,神舟三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
2.漫步太空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搭载航天员飞行并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完成多人多天飞行
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空间出舱活动
杨利伟
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
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
景海鹏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
杂交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推广
读一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
青蒿素
(1)背景:
(2)研制成功:
(3)意义: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红岩
青春之歌
东方红
茶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项目
成就
时间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航天
科技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州一号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州五号(杨利伟)
2003年
神舟七号
翟志刚“太空漫步”
2008年
农业
科技
首次培育籼型
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医疗卫生
发现青蒿素
20世纪70年代
屠呦呦
获2015年诺贝尔奖
文化事业
1956年毛泽东“双百”方针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的影响大
莫言
获2012年诺贝尔奖
当堂检测
1.现在我们所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核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
“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有(
)
A.邓稼先
钱学森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
3.香港《文汇报》社论指出,嫦娥三号探测器前晚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玉兔”号月球车驶上月球,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4.
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③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发射第一颗装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②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③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6.
“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振宁
D.侯德榜
???????????????????????????????
????????????????????????????
7.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A.三大改造期间
B.抗美援朝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各抒己见:
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的哪些优秀品质?我们又该怎么做?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
所以我们今后要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