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表格式教案(4课时打包 有需手写部分)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表格式教案(4课时打包 有需手写部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26 09:29:13

文档简介







单元

课题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课时
时间
课型
新授探究课
主备人
赵丽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知道材料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科学探究:1.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2.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科学态度:1.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人造材料。
重点难点
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尺,本子,燕尾夹。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放大镜、小烧杯,水,培养皿,火柴。
媒体运用
多媒体运用
活用教材资源整合
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带了几个小东西,你能不能说说他们是什么材料做的?2.师:回答得这么自信,那老师考考你们?3.师:(出示塑料尺)这种直尺是什么材料做的?师:(出示燕尾夹)这个夹子是什么材料做的?5.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在我们生活中,建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PPT出示图片)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轻声说一说。6.师:谁来说说你们的交流结果。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将这些材料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7.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人造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8.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挑一挑,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上台展示。师:大家都同意吗?
10.师:是的,沙子、石子和木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而玻璃、钢筋、水泥等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是人造材料。(指着黑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板书题目)二、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师:那人造材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比如纸、玻璃和塑料,哪位同学挑选一个你知道的说一说?
2.师:???说的是纸,其他同学对于纸的来源有没有补充的?3.师:是的,(PPT)人们把树木等木质天然材料加工成木质纤维,再经过浆化等一系列处理制造出纸。4.师:谁再挑一个说一说?5.师:你知道的真多,是的玻璃与沙子这种天然材料有关,玻璃是沙粒与其它矿物质反应制造出来的。(PPT)
5.师:还有塑料,有同学们知道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6.师:塑料的加工来源是石油这种天然材料。人们炼化石油,产生许多不同的产品,塑料就是由其中的某些产品进行在加工得到的。7.师:根据我们刚刚了解的纸、玻璃和塑料的加工来源,同学们知不知道人造材料主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8.师:纸、玻璃、塑料还有造房子用的钢筋、水泥和陶瓷等材料,都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人们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而木材、竹子、棉花、羊毛等材料,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它们属于天然材料。(点击PPT3的“认造材料”,跳转到后面)三、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种天然材料棉花和一种人造材料腈纶棉,课前老师装袋的时候忘了写名称,只贴了A和B,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老师辨别出A袋和B袋里分别装的是什么?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与腈纶棉。2.师:如果老师只给你这两袋材料(PPT出示棉花和腈纶棉)。你们准备怎么观察、比较它们。学生交流3.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都学过“感官总动员”的本领:(1)用眼睛看:颜色(2)用鼻子闻:气味(3)用手摸:软硬注意:不能用舌头尝。4.学生拿出材料实验,教师巡视。5.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学生汇报,师生交流。(1)用眼睛看:颜色都是白色,但B袋里的更白(2)用鼻子闻:都没有什么气味(3)用手摸:都是柔软的,但A袋里的更软一些。6.师:同学们用感官观察,棉花和腈纶棉比较相似,那能先辨一辨A袋里和B袋里分别是什么吗?7.师: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确实A袋里是棉花,B袋里是腈纶棉。实验二:“燃烧法”对比棉花与腈纶棉。8.师:棉花和腈纶棉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把他们加工成纺织纤维,再染上色后,就更难辨别了(PPT),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呢?9.师: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或材料来观察。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认不认识他们?学生认识材料。10.师:你觉得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可以怎么来对比、区分棉花和腈纶棉?小组内商量商量。学生小组讨论。1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燃烧时:(1)用眼睛看:火焰大小与颜色、燃烧产生的烟。(2)用鼻子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燃烧后的灰烬:(1)用眼睛看:颜色、形状。(2)用鼻子闻:灰烬的气味。(3)用手按压:灰烬的软硬。12.师: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谁能给你的同学一些友情提醒?13.师:大家说的不错,听听老师的友情提醒。(1)点然后,用过的火柴放在小烧杯里。(2)观察时不要离火焰太近。(3)灰烬完全熄灭、冷却后再闻和按。14.师:听清楚了吗?好的,请小组长上来领材料,拿到手后就开始。15.师:请一位同学对照表格(PPT),说说你们的发现。16.师:棉花和腈纶棉点燃后的现象容易区分吗?17.师:燃烧法是我们在生活中区分天然纺织材料和人造纺织材料的常用方法。当然除了我们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自己发现的棉花和腈纶棉的特点,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18.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和阅读材料完成活动手册。四、总结全课1.师:材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你觉得生活中,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哪种人们使用的多?2.师:是的,人造材料。大家知道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3.师:是的,像煤、石油、石料等一些天然材料用完了就没有了。于是人们想办法制造了许多人造材料来替代他们。5.师:请同学们课后了解我们身边常见材料的特点,查找一些新材料的资料。接下来的科学课上我们还会继续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和他们的特点。
生:塑料。学生发表自己的分类依据。生:能。学生汇报,师生交流,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回答。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师生交流。生:天然材料的数量比较少。生:有的天然材料用完了就没有了。
(根据学生的答案点击PPT中的相应图片,出现超链接后的详细图解,再进行师生交流,再点击图片则回到前面。)




内容
个性化调控: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教学设计尾页
作业设计
常规
拓展
板书设计
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及达标情况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课





单元

课题
13.纸

1
课时
时间
课型
新授探究课
主备人
赵丽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纸的发明史,懂得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生产出不同特点的纸张,方便了生活。3.知道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不同,根据这些纸的特性,不同的纸做可以成不同用途的物品。4.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5.在纸的吸水性实验设计中能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设计完成实验。6.能设计实验了解纸的结实程度、防水性能,在实验操作中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
7.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8.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有强弱,根据纸的特性做成不同用途的纸。在纸的吸水性实验中能运用差异法设计实验。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并在实验操作中能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1.水槽、红水、胶头滴管、烧杯、宣纸、报纸、A4纸。
媒体运用
多媒体运用
活用教材资源整合
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纸,你知道哪些纸呢?3.师:这些纸做的生活用品有什么特点呢?5.师:是的,我们工作、学习、生产、生活、医疗、娱乐各个方面都会用到纸。纸的作用很大,纸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了。6.师:纸是怎么来的呢?7.播放视频,介绍纸的发明史、人民币是什么材料做的。二、探究过程:1.谈话过渡到探究纸的特性师:如果老师不小心在实验桌上洒了水,你知道用那种纸擦干最好吗?为什么?师:老师要寄一双鞋给远方的亲人,你觉得那种纸包装合适呢?为什么?师:过年老师家招呼客人,需要一次性纸杯,你会帮老师选择吗?师:同学们刚才说到了纸的吸水性、渗水性、结实程度,这些都是纸的特性。师:如果老师用作业本纸擦桌子上的水,你觉得效果会怎样?为什么?师:哪种纸的吸水性好呢?2.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探究纸的吸水性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打开看看里边有什么纸?师:同学们猜猜看那种纸的吸水性强呢?请将你的预测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师:你猜测的一定准确吗?怎样证明?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滴管(课件演示滴管的使用方法),你能用它来设计实验吗?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师:小结实验步骤:(1)先将三种纸准备好(2)三位同学练习正确使用滴管,熟练操作用滴管滴一滴水的量(3)另一位同学观察同伴将滴管放置三种纸一样高的位置同时滴一滴红水(4)三秒之后同时观察水渍的大小比较纸的吸水性(5)记录实验结果师: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注意实验的准确性(3)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生:合作实验,记录结果。实验二
纸的结实程度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同一张报纸从不同的方向撕开用力的大小不同呢?师:演示讲解纸的横向、纵向,你认为哪种情况结实呢?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呢?所有的纸都是横向结实吗?师:平时我们比谁劲大用什么办法?师:怎样让纸也来扳手腕?师:怎样比才公平?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师:你能用老师准备好的三种纸条比较纸的结实程度吗?实验三
纸的渗水性师:同学们,你们折过纸船吗?师:老师折过一只纸船。那是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我站在小河上游,想让纸船捎一些东西给不远处下游的小朋友,可是失败了!因为纸船还没到下游就湿透了,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折一只不渗水的纸船吗?师:为什么油画棒涂过之后纸船就不渗水了呢?师:你说的对吗?师:怎样证明你的说法可行呢?师:我们来试试吧!生:学生实验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用油画棒涂过的纸船和没涂过的纸船有什么不一样?生:白色的纸船很快底部就湿了,涂过色的纸船底部不但没湿,而且水好像和纸船关系不好,挨不到一起。师:我们给两种纸船滴上一滴水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师:看来,同学们的建议是可行的,下次老师就用这种办法让小船送东西啦!三、拓展应用:1.课件展示:一张普通的贺卡纸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2700吨纸、
27万吨水。
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2.思考:我们应如何节约用纸?(1)纸巾擦嘴时用一半。
(2)旧本子背面做草稿。
(3)课本循环使用。
(4)生活中能用毛巾尽量不用纸。
(8)贴上“节约用纸,善待资源”标语。
生:餐巾纸、牛皮纸、作业本纸……生:餐巾纸吸水性强可以擦嘴巴;生:牛皮纸结实可以做包装袋;生:作业本纸光滑不渗水可以写作业……生:餐巾纸,因为它的吸水性最好。生:做纸箱的瓦楞纸,因为它结实。生:选择结实、厚一点、不渗水的纸杯。生:效果不好,因为作业本纸吸水性不好。生:宣纸、报纸、卡纸生:不一定正确,通过实验来证明。生:时间、高度、纸的大小、观察角度等。生:我猜横向结实,因为竖着撕报纸不费力。生:需要做实验比较。生:扳手腕。生:用两张纸条,一张横向,一张纵向十字交叉拉一拉。生:纸的大小相同,两个人用的力气相同,要同时用力拉,每种情况最好做三次,更准确。生:完成实验,记录结果。生:用油画棒将纸涂满颜色后折出的纸船就可到下游去了!生:因为油画棒不怕水,它里边的蜡油是不吸水的。生:我们试试看就知道了。生:用两张纸作比较,一张用油画棒涂满颜色,另一张什么也不涂,折出同样大小的两只纸船同时放在水里看看哪个不渗水,如果涂过色的纸船不渗水就说明我们的办法是可行的。
生:涂色的纸船上的水滴是鼓起来的,像一个面包。生:没涂色的纸船上的水滴很快就渗进纸里了。




内容
个性化调控: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教学设计尾页
作业设计
常规
拓展
板书设计
13.纸
宣纸
报纸
A4纸
实验预测:

★★
★★★
吸水性能:
★★★
★★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及达标情况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课





单元

课题
14.金属

课时
时间
课型
新授探究课
主备人
赵丽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知道金属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能够分辨几种常见的金属。3.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4.认识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选择某种材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5.通过感官、锤打、砂纸等方法认识金属有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6.能利用刻划、称重的方法认识金属的硬度、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7.知道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通过了解它的性质,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它的用途。8.
知道金属材料用途广泛,但资源确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保护、节约使用这些资源及进行回收利用。
重点难点
认识金属的相同性质和不同之处。设计金属相同性质的实验。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学生材料:试验记录单、玻璃棒,铜、铁、铝的棒状、片状、块状材料,热水,烧杯,砂纸,铁锤,铁毡,天平。
媒体运用
多媒体
活用教材资源整合
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一、导入新课1.师:金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物品是由金属制成的?2.小结:厨房用具、生活用品、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金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金属的世界,一同来认识金属。(板书课题)二、辨别不同的金属1.师:这里有3种不同的金属,认真观察你能分辨出它们分别是哪种金属吗?2.师:分辨这3种金属有何不同,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3.学生充分交流,师将学生交流到的本节课需要探究的点及如何探究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相同和不同依次罗列到黑板上,学生没提到的教师进行补充。三、探究金属特性的共同点材料:热水一杯、砂纸、铁锤,被检测物铜棒、铁棒、铝棒各一根。1.根据材料再次明确探究方法,并将方法依次填写在板书表格中。金属是否导热(放热水里)是否有延展性(用铁锤敲)是否有金属光泽(用砂纸磨)比较硬度比较轻重2.注意事项:①倒热水要小心避免烫伤,金属棒放热水里,是否导热触摸露在空气里的一端;②用铁锤敲只敲击棍子一端敲击完毕后与未敲击的一端做比较;③用砂纸用力反复磨一端,和未打磨的一端比较有何不同。3.开展实验,并完成相关记录。研究报告一
放热水里(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金属都具有



4.交流汇报探究结果。5.小结:金属都具有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板书)三、探究金属特性的不同点1.师:金属有着共同的特点,如:延展性、导热性和有金属光泽。那它们的硬度和轻重是否也相同,如何验证?2.学生交流,师注意引导:①相同大小比轻重(质量)②同样大小厚薄的铜片、铁片、铝片相互刻划比硬度。3.将探究方法根据交流板书在相对应的表格中。金属是否导热(放热水里)是否有延展性(用铁锤敲)是否有金属光泽(用砂纸磨)比较硬度(相互刻划)比较轻重(用天平秤)4.完成研究报告四和五研究报告四
相互刻划这3种金属中硬度最硬的是
,其次是
,最软的是
。研究:
用天平秤(将称量的结果从轻到重在对应的括号内依次排序)(




)这3种金属中质量最大的是
,其次是
,最轻的是
。5.小结:不同的金属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如:硬度、质量等。四、不同的金属的用途为何不同1.师: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我们可以考虑它的用途。如导热性好,生活中利用金属的性质来制作成一些什么物品?观察铁锅、铝罐、铜锣、金首饰。2.为什么我们用铁而不用银来做锅?
为什么易拉罐用铝而不用铁?为什么人们偏爱金银做首饰呢?3.小结:不同的金属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我们既要考虑它的性质,还要考虑金属容易获得的程度、价格等。
学生回答2.学生观察汇报,明确3种金属分别是铜、铁、铝。学生交流学生回答。




内容
个性化调控: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作业设计
常规
拓展
板书设计
14.金属金属是否导热(放热水里)是否有延展性(用铁锤敲)是否有金属光泽(用砂纸磨)比较硬度(相互刻划)比较轻重(用天平秤)铜导热性好有延展
性金属光泽硬度不
同质量不同铁铝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及达标情况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
铝片
铜片
铁片
铁块


铝块


铜块

棒课





单元
课题
15.塑料

课时
时间
课型
新授探究课
主备人
赵丽
二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3.?知道塑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体会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愿意为回收、利用废旧塑料,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铝勺、塑料勺、木筷、竹筷、铁锤等,课件、视频。学生材料:
塑料尺,钢尺,塑料袋,纸袋,
塑料碗,瓷碗,木椅,塑料椅,羊毛毛线,塑料绳等。
媒体运用
多媒体
活用教材资源整合
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行为
个性化调控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让我们先来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塑料制品?2.师:塑料制品可真的受人们欢迎啊!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塑料》。3.师:请同学们把从家中带来的物品拿出来,小组在一起把它们分成两类?(纸袋,塑料袋,塑料杯,玻璃杯,钢尺,塑料尺等。)4.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就来一组一组研究这些塑料制品和非塑料制品,发现塑料的优点吧!二、比较塑料制品与天然材料制品,探究塑料的特性,概括塑料具有的优点。(一),各小组根据自己所带物品一组一组比较,探究塑料的特性。1.小组活动:各组进行实物观察、
比较、组内先说一说塑料制品的优点,之后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可以把优点演示给大家看,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2.师:请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塑料尺与木尺相比,塑料制品的优点。3.师:塑料尺与木尺相比,表现塑料优于木料的性质是透明、质量轻,价格便宜等。4.师:请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塑料口袋与纸口袋相比,塑料制品的优点。5.师:塑料袋透明、价格便宜、牢固。6.师:请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塑料碗与瓷碗相比,塑料制品的优点。7.师:强度高、耐腐蚀、不易破坏。8.师:请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塑料凳与木椅相比,塑料制品的优点。9.师:塑料椅质量轻、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环保。10.总结概括下塑料的优点。师生在此基础上,小结塑料的特点: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刚刚总结了塑料的许多优点,这些优点决定了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目前,塑料用品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人们的生活。11.过渡:学习了塑料的特性,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张图片?他们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12.同学们能不能用多种方法来告诉老师哪一个是塑料绳?哪个是羊毛毛线吗?(二)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1.在这里根据学生回答得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分为物理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1)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2)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2.小组活动,记录,汇报结果。3.师:下面我们请小组同学进行汇报。4.总结:最后发现羊毛毛线和塑料绳有不同的特性。5.师: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羊毛毛线和塑料的区别,也学会了生活中辨别羊毛产品的方法。6.师:老师在网上买了件羊毛衫,同学们如何帮助老师来鉴别下真假?(学生讨论各种方法,教师给于指导)7.师:你学会了什么?三、认识白色污染1.过渡:师:塑料有没有缺点?生:有,难分解。2.师: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它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色污染。3.尝试让学生说说废旧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学生边说边出示图片)4.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科学的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5.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科学的认识塑料制品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四、辩证地认识塑料,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1.下面通过一个公益短片视频来谈谈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2.总结: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3)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4)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3.最后我们通过几段视频来了解人们为解决白色污染做了哪些努力。
生:塑料杯,塑料盆,塑料玩具。。。。。。生:塑料和非塑料。生:轻、透明等。生:牢固等。生:轻、弹性好、不易破碎等。生:轻便、可塑性强等。生1:看一看发现羊毛毛线相对于塑料绳表面粗糙,塑料绳表面有光泽,较平整。生2:拉一拉,看结实程度发现羊毛毛线用力拉会断,不结实。塑料绳结实。生3:烧一烧闻燃烧后的气味,羊毛毛线产生蛋白质烧焦(如羽毛,头发等)的气味。塑料绳燃烧没有蛋白质烧焦(如羽毛,头发等)的气味。生4:捻一捻灰烬,羊毛毛线捻一捻灰烬呈粉末状,塑料绳有硬块。生:了解了羊毛毛线和塑料的区别,学会了生活中辨别羊毛产品的方法。生1:塑料满天飞,破坏我们美丽的自然景观。生2:被动物误食后会引起动物的死亡。生3:埋在土壤里,长期不腐烂,影响土壤的通透性,破坏土质,使植物生长减少百分之三十或更多。生4:如果焚烧废塑料,产生的物质对动物危害更大,会使鸟和鱼类出现畸形和死亡,导致人体多种疾病,是强致癌物。生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生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生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视频播放回收利用旧塑料的例子“塑料公路”,“环保塑料袋的诞生”,“发现分解塑料的细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内容
个性化调控: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题号
抽查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作业设计
常规
拓展
板书设计
15.塑料优点: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缺点:不易分解。
教学反思
学生课堂表现及达标情况
相对应教师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