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理科))能源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B.煤的干馏和液化均属化学变化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2.(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2、+3价态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3.(2019-2020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一(上)期末)硫是燃煤的主要杂质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B.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符合环保理念
C.燃煤燃烧排放的废气中的CO2可形成酸雨
D.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对环境无影响
4.(2020-01
开封市立洋香山校区高二年级周测)2019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能改善空气质量
B.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生物质能在未来可以替代其他的能源物质,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等方式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能量来源
D.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问题要依靠绿色化学的发展,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治理
5.(宜昌市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训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活性炭、漂白粉均具有杀菌作用
B.农作物秸秆可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6.(2020-01成都市周考)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B.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
C.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
D.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
7.(2020-01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2020高三教学质量)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电解MgO、Al2O3的方法来冶炼对应的金属
B.煤的气化、液化与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
C.“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同一种性质
D.刚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8.(
2020-01南宁二中高一期考期末考试)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B.明矾是一种水处理剂,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C.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其来源主要有大量矿石的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工业上大量含硫物质的燃烧
D.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者硅胶
9.(2020-01重庆八中高三综合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
B.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C.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加成反应
10.(
2020-01开封立洋香山校区高二年级第八次周测)2019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能改善空气质量
B.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生物质能在未来可以替代其他的能源物质,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等方式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能量来源
D.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问题要依靠绿色化学的发展,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治理
11.(2020-01渭南高级中学2020月考)年北京园艺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汽车,该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其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
D.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钠、铜等金属单质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
12.(2020-01合肥七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废弃物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填埋垃圾不需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B.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故宜大力推广
C.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及塑料包装等
D.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就是卫生填埋、焚烧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利弊
13.(2020-01郑州市高三实验)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收新装修房屋内的有害气体
B.研发使用高效电力能源汽车,减少雾霾污染以降低呼吸系统发病率
C.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D.碘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有利于人体健康
14.(2020-01合肥市高三理科班)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与液化均为化学变化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砖瓦、陶瓷、渣土、普通一次性电池、鱼骨等属于其他垃圾
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15.(2020-01银川市高二(理科)周考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一定不用加热,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ΔH>0
C.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
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6.(2020-01合肥市高三周考)用铁制备较纯净的Fe2O3,且符合绿色化学的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最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在氯气中燃烧,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17.(2020-01鹰潭市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
B.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C.“可燃冰”是一种有待大量开发的新能源,但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造成温室效应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18.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月考)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提出了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学说
B.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面包式”的结构模型
C.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D.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
19.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期末)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20.(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电子科技大学附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进入秋冬季节后,雾霾这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从物质分类来看雾霾属于胶体,它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粒可以导电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21题~第23题3个大题,共40分。
21.(17分)(2020年1月金台区高二期末检测改编)
(Ⅰ)X、Y、Z
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其部分有机化合物可以破坏臭氧层;
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Y_____,Z_____。
(2)酸雨的pH______(选填“>”,“<”,“=”)5.6,放置一段时间酸性_____(填“增强”,“减弱”),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Y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汽车尾气中除了Z还有一种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消除Z和此气体的污染,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需要在生产工艺中考虑到绿色工艺。
关于尾气的吸收和综合利用设计了下列方案:
方案①:
方案②:工业尾气
加过量的氨水吸收→铵盐
(1)“加入饱和的NH4HCO3溶液,通入NH3浸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尾气中含有较多的SO2,某次实验测得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12.8%,为将尾气中的SO2气体完全氧化(尾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氧气反应,且尾气中不含氧气)。理论上需要空气(氧气含量约为20%)与尾气的体积比为
______
。
(3)写出方案②中SO2被氨水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若将硫酸钙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加强热,可制得硫化钙和一种有毒气体CO.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mL,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
22.(11分)(2020年1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是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写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铁和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②新型陶瓷氮化铝可用氧化铝高温还原法制备,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Al2O3+______C+______+N2
______AlN+______CO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必须严格控制排放。
①写出二氧化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其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生成硫酸,使酸性进一步增强。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12分)有一种节能的氯碱工业新工艺,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相关流程如图所示电极未标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通入空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标准状况下________LO2。
(4)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5)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D
A
C
B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C
C
C
D
C
C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理科))能源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B.煤的干馏和液化均属化学变化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答案】C
【解析】A.积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传统和常规能源,人们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多为清洁能源,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故A正确;
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气化是指将在高温下与水接触转变为可作为工业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气CO
和氢气,液化是指把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过程,都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故D正确
2.(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液化、气化和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2、+3价态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A.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一般情况下,乳浊液的分散质为液态,而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故B错误;
C.Fe3O4中Fe元素化合价为+2和+3,Pb3O4中Pb元素化合价为+2和+4,故C错误;
D.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但葡萄糖分子较小,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故选:A。
3.(2019-2020学年广西玉林市高一(上)期末)硫是燃煤的主要杂质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B.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符合环保理念
C.燃煤燃烧排放的废气中的CO2可形成酸雨
D.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对环境无影响
【答案】B
【解析】A.燃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故A错误;
B.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能够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符合环保理念,故B正确;
C.酸雨与二氧化碳无关,与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有关,故C错误;
D.燃煤燃烧产生的烟尘,能够引起雾霾,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错误;故选:B。
4.(2020-01
开封市立洋香山校区高二年级周测)2019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能改善空气质量
B.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生物质能在未来可以替代其他的能源物质,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等方式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能量来源
D.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问题要依靠绿色化学的发展,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治理
【答案】D
【解析】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议题相符,故A正确;
B.聚乙烯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称为吧“白色污染”,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正确;
C.应用生物质能,可以节约能源、与议题相符,故C正确;
D.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议题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D。
5.(宜昌市夷陵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训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活性炭、漂白粉均具有杀菌作用
B.农作物秸秆可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不具有杀菌作用,故A错误。
B.农作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用于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故B正确;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成分为含碳物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故C正确;
D.瓷器的其主要原料为黏士,故D正确。故选A。
6.(2020-01成都市周考)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B.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
C.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
D.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
【答案】C
【解析】A.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故A正确;
B.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贮存和运输等问题,故B正确;
C.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可发酵制取甲烷,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但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故C错误;
D.垃圾处理厂利用垃圾发电可将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可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故D正确。故选C。
7.(2020-01渭南市渭南高级中学2020高三教学质量)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电解MgO、Al2O3的方法来冶炼对应的金属
B.煤的气化、液化与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
C.“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同一种性质
D.刚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B
【解析】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来冶炼金属镁,故A错误;
B.煤的气化是指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气态燃料氢气、一氧化碳;煤的液化是指用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燃料甲醇等,石油的裂化、裂解是指将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均为化学变化,故B正确;
C.“血液透析”原理即为渗析原理,血液是胶体,不会通过半透膜的原理,涉及胶体性质,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粒带电,能够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泳,二者利用的胶体的性质不同,故C错误;
D.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故D错误;故选B。
8.(
2020-01南宁二中高一期考期末考试)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B.明矾是一种水处理剂,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C.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其来源主要有大量矿石的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工业上大量含硫物质的燃烧
D.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者硅胶
【答案】B
【解析】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故A正确;
B.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因为没有强氧化性而不能杀菌消毒,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硫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能形成“酸雨”,其主要来源有大量矿石的开采、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工业上大量含硫物质的燃烧,故C正确;
D.生石灰、硅胶都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D正确。故选B。
9.(2020-01重庆八中高三综合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
B.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C.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A.废旧电池含有汞镉等重金属,用完随便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污染土壤与水体,故A错误;
B.氟离子有防治龋齿的作用,所以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故B正确;
C.ClO2具有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用于杀菌消毒,Fe2(SO4)3或明矾净水均是形成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净水,净水原理不同,所以用明矾净水,可用Fe2(SO4)3代替,但不能用ClO2代替,故C错误;
D.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有难闻的特殊气味的物质,与加成反应无关,故D错误;故选B。
10.(
2020-01开封立洋香山校区高二年级第八次周测)2019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能改善空气质量
B.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生物质能在未来可以替代其他的能源物质,通过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等方式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能量来源
D.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问题要依靠绿色化学的发展,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治理
【答案】D
【解析】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议题相符,故A正确;
B.聚乙烯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称为吧“白色污染”,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可降解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正确;
C.应用生物质能,可以节约能源、与议题相符,故C正确;
D.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议题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D。
11.(2020-01渭南高级中学2020月考)年北京园艺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汽车,该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其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
D.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钠、铜等金属单质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
【答案】C
【解析】A.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故A错误;
B.“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应该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植物纤维具有吸水性,并且无毒,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秸秆经加工处理成植物纤维,符合“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大会主题,故C正确;
D.铂、铁元素灼烧不产生美丽的颜色,且铂的价格较高,性质稳定,所以烟花的制作一般不含铂和铁,故D错误。
12.(2020-01合肥七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废弃物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填埋垃圾不需处理,只要深埋即可
B.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故宜大力推广
C.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及塑料包装等
D.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就是卫生填埋、焚烧等,但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利弊
【答案】D
【解析】A.为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填埋垃圾要先处理,再进行深埋,故A错误;
B.焚烧垃圾产生有毒气体,如二噁英等,故B错误;
C.废旧电池一般不能继续充电使用,石墨电极和金属材料回收的价值不大,但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必须进行集中处理,故C错误;
D.垃圾处理除了回收利用外,还有卫生填埋、生化堆肥、焚烧等,但各有利弊,如果卫生填埋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量大等,但需要占用土地资源,且污染地下水、土壤、空气等,故D正确;
13.(2020-01郑州市高三实验)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收新装修房屋内的有害气体
B.研发使用高效电力能源汽车,减少雾霾污染以降低呼吸系统发病率
C.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D.碘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有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D
【解析】A.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吸收有害气体,故A正确;
B.研发使用高效电力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B正确;
C.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故C正确;
D.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有利于人体健康,与其氧化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D。
14.(2020-01合肥市高三理科班)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与液化均为化学变化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砖瓦、陶瓷、渣土、普通一次性电池、鱼骨等属于其他垃圾
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A.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均为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故B正确;
C.砖瓦、陶瓷、渣土等属于其他垃圾,普通一次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鱼骨属于厨余垃圾,故C错误;
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D正确。故选C。
15.(2020-01银川市高二(理科)周考期末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一定不用加热,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ΔH>0
C.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
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C
【解析】A.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无关,放热、吸热反应可能均需要加热,故A错误;
B.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H<0,故B错误;
C.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均对环境无污染,均为新能源,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故C正确;
D.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始终态,则不影响反应的焓变,故D错误。故选C。
16.(2020-01合肥市高三周考)用铁制备较纯净的Fe2O3,且符合绿色化学的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最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在氯气中燃烧,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答案】C
【解析】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不能得到纯净的氧化铁,且反应速率较慢,故A错误;
B.铁和稀硝酸反应有NO生成,NO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B错误;
C.铁溶解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无污染且能作燃料,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然后过滤、洗涤,最后充分加热分解制得氧化铁,从理论、经济、环保及操作等方面都很好,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C正确;
D.氯气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故D错误。故选C。
17.(2020-01鹰潭市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
B.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C.“可燃冰”是一种有待大量开发的新能源,但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造成温室效应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格物粗谈》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故A错误;
B.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醋,所以酿造过程中不只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又因为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所以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开采过程中发生泄漏,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正确;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18.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二中高一(下)月考)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尔顿提出了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学说
B.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面包式”的结构模型
C.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D.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模型
【答案】D
【解析】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历经“实心球”、“葡萄干面包式”、“行星模式”、“量子化模型”、现代电子云等模型。
A.在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中,道尔顿首先提出了原子理论,且创造了“实心球”模型,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故A正确;
B.汤姆生在道尔顿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面包式”的结构模型,故B正确;
C.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带核的“行星模式”原子结构模型,故C正确;
D.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而非量子力学模型,故D错误。故选:D。
19.2019-2020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上)期末)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答案】C
【解析】A、pH小于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故A错误;
B、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但氢氧化铝胶体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SO2污染空气导致酸雨,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SO2的排放,故C正确;
D、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
故选:C。
20.(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电子科技大学附中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进入秋冬季节后,雾霾这种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从物质分类来看雾霾属于胶体,它区别于溶液等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粒可以导电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D.胶体的分散剂为气体
【答案】C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21题~第23题3个大题,共40分。
21.(17分)(2020年1月金台区高二期末检测改编)
(Ⅰ)X、Y、Z
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其部分有机化合物可以破坏臭氧层;
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Y_____,Z_____。
(2)酸雨的pH______(选填“>”,“<”,“=”)5.6,放置一段时间酸性_____(填“增强”,“减弱”),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Y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汽车尾气中除了Z还有一种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消除Z和此气体的污染,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需要在生产工艺中考虑到绿色工艺。
关于尾气的吸收和综合利用设计了下列方案:
方案①:
方案②:工业尾气
加过量的氨水吸收→铵盐
(1)“加入饱和的NH4HCO3溶液,通入NH3浸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尾气中含有较多的SO2,某次实验测得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12.8%,为将尾气中的SO2气体完全氧化(尾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氧气反应,且尾气中不含氧气)。理论上需要空气(氧气含量约为20%)与尾气的体积比为
______
。
(3)写出方案②中SO2被氨水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若将硫酸钙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加强热,可制得硫化钙和一种有毒气体CO.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mL,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
【答案】(Ⅰ)(1)
SO2,
Cl2,
NO2;(各1分,共3分)
(2)<,酸性增强;
酸雨中亚硫酸在空气中可以缓慢转变为硫酸;
(各1分,共3分)
(3)
NaClO(1分);
(4)
4CO+2NO2
4CO2
+N2(2分)
(Ⅱ)
(1)NH4HCO3+NH3+CaSO4=CaCO3+(NH4)2SO4(2分);
(2)
8:25(2分);
(3);(2分)
(4)0.01mol(2分)。
【解析】(Ⅰ)X、Y、Z三种气体,都能造成大气污染,X、Y、Z可以用碱溶液吸收,说明这三种气体是酸性氧化物或与水反应生成酸;
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X是SO2;
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Y是Cl2;
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之一,能和水反应,则Z是NO2;
(1)X是SO2,Y为Cl2,Z为NO2,
(2)酸雨的pH<5.6,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强,其主要原因为:
酸雨中亚硫酸在空气中可以缓慢转变为硫酸。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
NaClO;
(4)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是CO,CO和NO2反应生成N2和CO2,此反应方程式为:4CO+2NO2
4CO2
+N2
(Ⅱ)
(1)硫酸钙中加入饱和的NH4HCO3溶液,通入NH3浸取,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CaSO4=CaCO3+(NH4)2SO4,
(2)二氧化硫全部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利用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需要氧气的量,换算为空气体积,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0%,设为前提体积为100,则二氧化硫为12.8,2SO2+O2=2SO3,则需要氧气体积6.4,换算成空气体积==
32,理论上需要空气(氧气含量约为20%)与尾气的体积比=32:100=8:25,
(3)将含SO2的工业尾气用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将硫酸钙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加强热,可制得硫化钙和一种有毒气体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O4+4CCaS+4CO↑,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112mL,气体物质的量,反应生成4molCO电子转移8mol,则生成0.005mol气体电子转移0.01mol,故答案为:0.01mol。
22.(11分)(2020年1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是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②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写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铁和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②新型陶瓷氮化铝可用氧化铝高温还原法制备,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___Al2O3+______C+______+N2
______AlN+______CO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主要物质,必须严格控制排放。
①写出二氧化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其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生成硫酸,使酸性进一步增强。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①化合态(1分);
②(2分);
(2)①Al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部Al不会进一步被腐蚀(2分);
②1;3;1;2;3;;(各1分,共2分)
(3)①(2分);
②(2分)。
【解析】(1)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是化合态,故答案为:化合态;
②氯碱工业是重要的化学工业之一,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2)①铁和铝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Al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部Al不会进一步被腐蚀,
故答案为:Al在空气中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部Al不会进一步被腐蚀;
②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转移6e?,由原子及电子守恒可知,反应及转移电子为或,
故答案为:1;3;1;2;3;;
(3)①二氧化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②酸雨降落到地面后,其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气逐渐氧化生成硫酸,使酸性进一步增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23.(12分)有一种节能的氯碱工业新工艺,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相关流程如图所示电极未标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通入空气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标准状况下________LO2。
(4)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5)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答案】(每空2分)
(1)
(或);
(2);从左向右;
(3)22.4;
(4)
c>a>b;
(5)。
【解析】左侧为电解池,右侧为燃料电池,进行解题。
(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
(或);
(2)通入空气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3)电解池中产生2molCl2,转移电子为:2mol×2=4mol,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x=22.4L;
(4)在燃料电池的负极,H2失电子变成H+,结合OH?,故:a>b,在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OH?,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故c>a,故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故答案为:c>a>b;
(5)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