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1单元 负数(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1单元 负数(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26 11:07:33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能区分正数与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2.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在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理解规定哪一个量为正或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页例1、第3页例2、第4页“做一做”和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小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把下列各数进行分类。整数(

小数(

分数(
)学生先自己填一填,教师指名回答。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以前学过2、3、0.13、56…这样的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负数。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提问:0℃表示什么意思?-3℃与3℃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3℃和3℃表示的意义不同,-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三摄氏度。小结: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2页下面的表格,并小组讨论各数表示的意思,教师指名回答。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正、负数。(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探讨存折上各数表示的意思。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500.00”表示支出500元。“-132.00”表示支出132元。“500.00”表示存入500元。教师小结:“500.00”和“-500.00”正好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这两类数前面的符号不同,分别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像3、2.5、20等,这样的数是正数;像-2、-4.7、-0.2等,这样的数是负数。(2)引导学生探究正数与负数的读写法。学生讨论,教师指导订正。教师小结:负数先读“负”,再读数,如-3读作负三,写数时不可以省略负号。正数前面的“+”读作“正”,通常可以省略不写。如果为了与负数对比,也可以加上正号,如+3,读作正三。(3)引导学生探讨0是什么数。提问: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后组织交流。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4)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的负数。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某医院的地下停车场有两层,分别是-1层和-2层;妈妈的家庭收支账本上有负数;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18℃……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4.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负数的认识是数的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启蒙阶段。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价值。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有利于认识负数的情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增进对负数的了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教学目标
1.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通过情境迁移学习知识,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
3.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难点: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5页例3、“做一做”和第6~7页“练习一”第4、6、7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20-315-4.8+6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一起回答。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负数有关的知识,一起来探讨下在直线上怎样表示这样的数。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及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直线上表示数。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图中信息。教师小结:图中四名同学都以大树为起点,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来描述。2.引导学生探究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1)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让学生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解答。①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②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向左的方向为西,表示负数,向右的方向为东,表示正数;③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m。(2)提问: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同学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观察已画好的直线,引导同学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的点并画上相应的学生位置。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把4名同学行走的距离和方向用正、负数表示。向东走4m记作4m,向东走2m记作2m,向西走4m记作-4m,向西走2m记作-2m。组织学生交流展示:(3)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直线上表示-1.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配合说明:教师总结:以0为分界点,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1.5m在-1m和-2m的中点处,表示向西走了1.5m。如果想从起点到-1.5m处,应该以大树为起点,向西走1.5m。小结: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时,要先确定好0的位置,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单位长度。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负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直线上表示负数,思路清晰,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教师在关键处给予及时、必要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