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登幽州台歌》习题
一.基础考查
1.补写空缺处。
(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3)本诗与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4).
________,后不见来者。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2.
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
3.翻译《登幽州台歌》。
二.问答题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2.“独”有什么作用?
3.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4.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具有什么样的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5.
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中考鉴赏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二)(2019云南曲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2.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请赏析诗中的“独”字。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桥晚跳
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
一.基础考查
1.(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前不见古人
(5).独怆然而涕下
2.
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3.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
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
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二.问答题
1.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
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4.
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5.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三.中考真题
(一)1.
答案: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
3.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
苍凉悲壮。
4.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二)
1.
答案:B.【解析】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2.
独:独自,诗中有孤独之意。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言有理即可)
四.拓展提高
1.
我无聊的坐在小溪边听着鱼儿跳水的声音,在杂木丛生的树林边等待着白鹤的归来。
2.
借景抒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登幽州台歌》
部编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
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
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新知讲解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读懂诗意。
2.赏析诗句,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3.
感受诗人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新知讲解
品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奏、语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新知讲解
走进作者---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
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新知讲解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
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
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
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
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
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
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
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
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
“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
新知讲解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
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
营三州。通天元年,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
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
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才一接敌,便大败亏输,先锋王
孝杰全军覆灭。陈子昂屡献破敌策,武攸宜概不理睬。而敌人
来势汹汹,不容坐视;陈子昂便请分军万人为前锋,以阻敌势。
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在这样的
背景下,陈子昂偶尔登上了幽州台,放眼河山,极目苍莽,便
有了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
新知讲解
读懂诗意
1.重点词义: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
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
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
③悠悠:渺远的样子。
④涕:眼泪。
新知讲解
2.把握诗意: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
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
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
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
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新知讲解
赏析诗歌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感慨自己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及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写诗人孤单悲苦的
心绪,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
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新知讲解
探究思考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
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
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
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
然流泪了。
新知讲解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
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教师提示: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幽僻深远、清幽宁静、
幽静平和、雄浑刚健、凄苦悲凉、凄凉悲壮、恬淡闲适、
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等。
【答案】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
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新知讲解
3.请简要赏析“悠悠”和“独”的表达效果。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从
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独”与前两句相呼应,
进一步点明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辛酸,深化了意境,又
突出了诗人卓然特立的孤做。一大ー小形成强烈的对比,
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新知讲解
4.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
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
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
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
潸然泪下。
新知讲解
1.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千百年来却
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
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
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
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
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
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教师总结:
赏析表现手法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写作特色
新知讲解
2.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
“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
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
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
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
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新知讲解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
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
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
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新知讲解
体会情感
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的史事而作,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采用的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
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
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
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
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课堂练习
(1).
________,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
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前不见古人
(2).独怆然而涕下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默写下列空缺处。
课堂练习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
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
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
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
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
答案:B.
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灞上秋居
唐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话安乐,
因地处今陕西西安东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郊廊: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拓展提高
1.
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__和______
,渲染了_________的氛围。
【答案】1.
风雨
雁阵
一种萧索、凄冷、苍凉
2.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渴望入仕,却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愤懑。
课堂总结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了
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该诗歌具有
深刻
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
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板书设计
诗意:
名句赏析:
情感:
写法: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预习《望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
课题
登幽州台歌
单元
五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下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读懂诗意。
2.赏析诗句,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3.
感受诗人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讲授新课
一.品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奏、语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二.检查预习1.走进作者---陈子昂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
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
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镇守东北的松藩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连陷幽、冀、
营三州。通天元年,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陈子昂也随军北上,任参知军事。
但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才一接敌,便大败亏输,先锋王孝杰全军覆灭。陈子昂屡献破敌策,武攸宜概不理睬。而敌人来势汹汹,不容坐视;陈子昂便请分军万人为前锋,以阻敌势。
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偶尔登上了幽州台,放眼河山,极目苍莽,便有了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三.读懂诗意1.重点词义: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
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
③悠悠:渺远的样子。
④涕:眼泪。2.把握诗意: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3.赏析诗歌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及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写诗人孤单悲苦的
心绪,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这首诗看起来比较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四.探究思考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
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教师提示: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幽僻深远、清幽宁静、幽静平和、雄浑刚健、凄苦悲凉、凄凉悲壮、恬淡闲适、瑰丽清新、安谧美好、清新自然等。【答案】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3.请简要赏析“悠悠”和“独”的表达效果。
【答案】“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独”与前两句相呼应,进一步点明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辛酸,深化了意境,又突出了诗人卓然特立的孤做。一大ー小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4.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
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
潸然泪下。五.写作特色1.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千百年来却
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教师总结:
赏析表现手法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
“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
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
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
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
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
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
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六.体会情感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采用的直抒胸臆表现手法,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
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七.课堂练习1.默写下列空缺处。(1).
________,后不见来者。(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
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前不见古人
(2).独怆然而涕下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答案:B.【解析】有误,“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八.拓展提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灞上秋居唐
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话安乐,
因地处今陕西西安东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郊廊: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1.
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__和______
,渲染了_________的氛围。【答案】1.
风雨
雁阵
一种萧索、凄冷、苍凉
2.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渴望入仕,却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愤懑。
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诗歌。
2.预习《望岳》。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了
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该诗歌具有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板书
诗意:
名句赏析:
情感:
写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