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马说》教学资料(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马说》教学资料(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30 10:10: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七 马 说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唐宋散文八大家”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然而他们之中走在最前沿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韩愈。他在唐朝中期掀起的这场古文运动,改变了当时浮艳纤巧、空虚贫乏的文风。倡导人们学习先秦两汉散文,自由书写自己的真性情。他的《杂说》就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的文学主张。作者在仕途上经历无数坎坷之后,深感伯乐之于人才的重要。所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发表了自己对当时社会摧残埋没人才的愤慨。文章以自由的散句发表自己的议论和由此而生发的感慨,短小精悍,鞭辟入里,成为千百年来人才论的杰出代表作。
在作者生活的时代里,如果没人发现和举荐,人才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更有甚者,还有很多人才受到不公的待遇,受到排挤诽谤。韩愈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受害者,所以他对此比别人有更深的感悟。但那个年代毕竟不是可以大鸣大放的年代,所以作者只能运用比喻的写法,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平。《战国策·楚策四》中记载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那匹遭遇苦难的千里马在遇到伯乐之后表现了无限的欢乐。作者大概认为这种美好的结局很难出现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里,于是他通篇所写的是千里马所遭受的不平的待遇,表达极强烈的愤慨之情。文章分三个段落进行论述。首先表明自己鲜明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强调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作用。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千里马不被重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的现状。用残酷的现实说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能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千里马在不被重用的情况下,如何境况悲惨,作者在第二段又列举了生活中千里马沦落于奴隶人之手所遭受的不平待遇。对马来说能否得到善遇要看怎样喂养它。千里马不被人知,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喂养。于是,普通的马都能吃饱,千里马却不能。普通马在得到正常喂养的情况下,能发挥它的作用,千里马却不能。这正是作为千里马的悲哀。
第三段作者在前面的事实论据的基础上,运用排比句式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如此不懂马,还感慨“天下无马”。统治者之举多么让人愤慨啊!到此作者的写作意图一目了然。没有仕途上所遭受的一系列坎坷,怎能体会到这一切呢?所以,作者表面说“马”,实际说“人才”。这种写法表现出巧妙的写作艺术,又弥补了那个时代无法直言又不能不直言的不足。
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而这篇《马说》就典型地实践了他的这一理论。在生活中有感而发,就直言其事,发出“不平之鸣”。不必顾及辞藻及文体形式,只有这种发乎性情的写作才能真正直抒胸臆。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跟正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哪个是中心句?
这几个句子各有各的作用: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全文的着眼点却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通过“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才遭受那么多不平的待遇来说明伯乐的重要。经过层层论述,最后得出“其真不知马也”的结论,中心句当是“其真不知马也”。
3.体会借物寓意的写作方法。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食马者”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
用生活中的事物讲述道理,直观易懂。马是封建社会主要的作战、交通、劳动工具,如何选马,如何喂养,是那个年代的人都能理解的事物。所以,以它为喻通俗易懂。何况历史上就有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伯乐识马的故事。所以以此说理,耐人寻味。
思考与讨论
一、课文写了千里马哪些遭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千里马的千里之能怎样才能得以发挥?结合课文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观点及其行文思路。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之后,从现实生活中“食马者”不能用正确的方法驾驭马,更不懂得用正确方法饲养马,当然也就不能理解“千里马”的心声了。所以,作者在结尾段用排比的句式概括的就是千里马的遭遇。而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也就明确了,那就是由于人们尤其是“食马者(统治者)不识马”。
参考答案:《马说》写了千里马的三项不幸遭遇,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之所以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伯乐,即世人“真不知马也”。由此可以得知,要想千里马的千里之能得以发展,食马者就必须懂马、知马,给千里马展示的空间,让它尽情地发挥它的才能。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才,这是关乎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唯才是举、唯才是用才是一条正道。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并能给人才以适合发展的位置,让人才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展现他的才华。
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设置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作者所表达中心的理解。韩愈所深恶痛绝的就是当时社会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使得很多人才被拒之门外,才华不得施展。对人才来讲伯乐是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所以他强调伯乐的重要。
参考答案:我赞同作者的观点。虽然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应该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会出现伯乐。可是,韩愈是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谈人才问题,而在当时社会决定人才命运的就是伯乐,所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精短的议论文,是古代论说文的典型代表,是韩愈散文的杰出代表。所以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重点介绍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引出这种区别于古代骈文的散文的教学,在教学中体会他的语言特点。
二、借物寓意的写法很独特,也很生动。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写法在当时的特殊意义。
三、文言教学重在朗读,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应该从朗读入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四、结合课下注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翻译课文,尤其是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借这一课的教学外延一些知识。例如对伯乐相马的故事的了解,对千里马的理解,对“唐宋八大家”及他们作品的了解等。指导学生做有关以上知识的宣传小报,张贴出来,学生课下阅读,以增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相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兼诗人。性秉直,居官仍不改其性,故屡被贬。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了整顿旧时秩序和振兴儒家道统而提倡学习古文,又为了宣传古道而写作古文。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仁义”“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因忠于古文,其成果颇硕,《原毁》《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杂说》《祭十二郎文》《张中丞传后叙》等都是优秀作品。在诗歌方面,他推崇陈子昂、李白和杜甫,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或反映时事,或写中下层文士的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遇,都很有特色,如《汴州乱》《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古诗往往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为了矫正大历诗的平庸、熟俗,他探索了诗歌发展的新路。不过像《陆浑山火》《南山》《石鼓歌》《月蚀》等,故意搜集险怪,过分散文化、议论化,有伤诗意。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七六。有《韩昌黎集》。
二、《马说》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韩愈青年时代就颇有抱负和才干。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闲居京城,得不到官职。只得“奔走伺候公卿”,“日求于人,以度时月”(《与李翱书》)。直到十年后,他35岁时,才被召回朝廷正式任职。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这种坎坷遭遇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思想基础。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昏暗,体会到统治者对待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也深刻了解了下层知识分子遭受的冤屈和折磨。于是,作者在“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的思想指导下,联系当时统治集团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大材小用、屈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说”,古代一种文体,与现代杂文相似。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是后人所加。
三、伯乐相马的故事
1.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原文)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同“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2.伯乐为楚王相马的故事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做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备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时间的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四、相马鼻祖伯乐的历史贡献
伯乐(约前680—前610),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孙阳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孙阳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地面狭小的郜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历经诸国,最后西出潼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当时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故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伯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伯乐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虽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中叶张写的《朝野佥载》、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1973年11月到1974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帛书。《相马经》帛书上共76行、5200字,其中残缺500字(有200字可以查补,其余300字无法处理),因为这部古书没有相当的今本可以查对,所以一些内容,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但其第一篇就写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并且多次延用相马“法曰”和“吾请言其解”的措辞,说明这部《相马经》即使不是《伯乐相马经》原文,也是传承、吸收和发挥了《伯乐相马经》的成就写成的。此《相马经》内容包括经、传、故训三部分。经文部分,用韵文写成,类似于描写诗或赋。它把相马法的要领概括为:“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必相其余。”具体说就是:“欲得兔之头与肩,欲得狐
与其耳、其肫,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耆(鳍)与脊。”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帛书《相马经》的出土,展现了《伯乐相马经》的丰富内涵,也证明了《伯乐相马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相马专著在中国养马学、相马学等领域里的重要地位。
伯乐在相马事业上孜孜探索,在研究医治马病方面也不懈追求,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畜牧兽医。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在后世兽医学术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兽医针灸发展探源》(作者为台湾大学畜产系教授林仁寿博士、柯飞、吴雨新博士)一文记述:春秋战国时代秦穆公时的监军少宰孙阳,擅长相马,精通兽医,后世尊颂,以其名而命名的兽医第一部针灸书——《伯乐针经》,为民间兽医用针之重要依据,历代畜牧兽医经典内均有针灸治疗的记载。台北市仁爱动物医院发行的《宠物情事电子报》,也有类似的说法:春秋战国,已经提出狂犬病、疥癣、牛猪寄生虫的人兽共用药物……秦穆公时的孙阳,擅长相马,精通兽医,其第一部针灸书《伯乐针经》,为民间兽医用针之重要依据。可以说,《伯乐针经》的出现,标志着家畜针灸学的形成。
伯乐去世后,葬于故里。墓地就在今成武县伯乐集镇驻地伯乐村前。20世纪50年代犹存明嘉靖重修孙阳伯乐墓,虽饱经风雨和磨难,今墓址仍存。20世纪70年代,曾于伯乐墓前挖掘出伯乐残碑,上有篆书“孙阳”。
现今伯乐集村孙姓村民口碑代代相传,都认伯乐是他们的“老爷爷”。村民们清明节都要来到伯乐墓给“老爷爷”烧纸;平时说话还避“伯乐”之讳,把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话,改为“千里马常有,而老爷爷不常有”。
(见《伯乐墓址考》)
五、关于韩愈陵园
韩愈陵园,建于长庆四年,距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位于焦作孟州市西郊6公里处韩庄村北的紫金山坡,南濒黄河,北倚太行,丘陵环抱,古柏苍翠。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长眠在这里。步入韩园,无疑迈入了丰厚的文化圣地。
陵园的主要建筑有牌楼、神道、石阶、山门、飨堂、碑廊、雕塑、展厅、亭阁,气势宏伟壮观,“唐柏双奇”苍翠蓊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唐宋八大家”之首,中华五圣之首——文圣,继孔孟之后又一伟大的文学家。少孤,由嫂子郑氏抚养成人,25岁进士及第,后任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京畿大旱,民不聊生,上书御史台论天旱人饥状,请免百姓徭役赋税,得罪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初,名为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因功擢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又因谏宪宗迎佛骨,贬谪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再度召回京师,任国子监祭酒,转兵部侍郎,后改吏部侍郎,再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因与御史中丞李坤不合,复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时年57岁,谥号文,世称韩文公,穆宗为之辍朝。神道碑是韩愈门生皇甫撰文,陈述了韩愈的生平经历,墓考碑是清代一位学者撰文,洋洋两千余字,稽古廉今,陈述了考证韩愈墓地的经过。后边以七言古诗四十韵颂之。
韩愈墓前两株侧柏为唐代遗物,系建墓时所植,距今已经1170多年。历经千余年风霜寒暑,仍然生机勃勃,雄壮苍劲,巍峨高大,枝繁叶茂,被世人称之为“唐柏双奇”,是孟州八大景之一。
飨堂,宫室称谓,前为堂,后为室。《诗经》曰:“朋酒期飨,曰杀羔羊。”这里是祭献皇天后土上帝社稷圣人先贤礼品的场所。原为唐代遗物,近年进行了翻修。飨通“享”,享受。
六、参考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