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新人教版必修3第9章第1节
电荷
讲课教师:姚桂元
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的作用规律如何?
2.哪里有电荷?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3.什么叫起电?起电的方式有几种?
4.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5.什么叫电荷量?元电荷是什么?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存在于原子(物质)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紧密排布,电子分布在核外。
3.物体的正负电荷相等,称作电中性;正负电荷不相等,物体就带电了,称作起电。
(1)摩擦起电: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思考:某轻小物体能够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也能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那么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都有可能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B
二、三种起电方式
(2)接触带电:
思考: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使导体的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
-
思考1:先移走电荷C,再分开导体A、B,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导体A、B均不带电
思考2:先分开导体A、B,再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导体A带负电、导体B带正电
思考3:导体B接地,电荷C靠近导体A、B,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接地
导体A带负电,导体B不带电
-
思考4:导体B接地,若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导体A、B均不带电
接地
思考6:先断开导线,再移走电荷C,最后分开导体A、B,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导体A、B均带负电
思考5:先断开导线,再分开导体A、B,最后移走电荷C,则A、B上的带电情况如何?
导体A带负电,导体B不带电
-
起电的本质:
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而不是创造出了电荷。
思考:如何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了电?
实践中的应用
例1:(多选)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带负电,金属箔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移近稍许,则验电器金属箔(
)
A。张角增大稍许
B。张角减小稍许
C。硬橡胶棒稍许靠近,致使金属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移动
D。硬橡胶棒稍许靠近,致使金属箔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
AC
三、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是可以产生和湮没的.
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以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
思考:这一发现是否否定了电荷守恒定律?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现在的表述是:
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
四、元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单位是库仑,用C表示。
带电粒子所带的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C。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之比,叫做带电粒子的比荷。
密立根油滴实验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一个元电荷,电子符号:-e
实践中的应用
例2:(多选)M、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正电荷量1.60×10-10C,且它们与外界无电荷的转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均无任何电荷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量1.60×10-10C
D。M在摩擦的过程中共失去1.60×10-10个电子
BC
课堂小结
一、电荷
二、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3)感应起电
三、电荷守恒定律
四、元电荷
带电粒子所带的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10-19C。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第9章第一节《电荷》练习。